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大梨樹村:過上讓城裏人羨慕的好日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年08月05日 10: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遼寧省鳳城市大梨樹村,在奔小康的路上,咬定“實幹”不放鬆,通過實幹加巧幹,讓村裏人過上了連城裏人都羨慕的好日子。 

一大早,在七彩田園現代農業展示館,管理員小趙正在查看館裏的實時數據,在這裡通過智慧農業溫室物聯網系統,就可以將空氣中的溫濕度、光照、CO2濃度和土壤水分等數據實時輸送到電腦終端,管理人員只需通過電腦,就能實現遠程調控大棚內的環境。 

鳳城市大梨樹村七彩田園現代農業展示館管理員 趙哲群:按照12000平方米這麼個面積可能需要佈置20多個工人,但是我們只有8個左右的工人在實際工作的。

這座現代農業展示館是2016年,大梨樹村黨支部書記毛正新在鳳城市支持下,爭取到近5000萬元涉農專項資金,帶領大家一起建成的。

遼寧省鳳城市大梨樹村黨委書記 毛正新:我就想要引進一些新奇特的品種,通過我們加強管理技術提升,在我這兒就讓它正常能夠生長下來,這樣的話我始終走在前面。

今年43歲的毛正新大學畢業後原本在鳳城市做機關公務員,他的父親毛豐美是全國勞動模範,大梨樹村黨委原書記。從上世紀80年代起,毛豐美帶領全村經過30多年的奮鬥,讓大梨樹村從一個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荒涼山村,變成了年人均收入超過萬元的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2014年,毛豐美過世,在村民的期待中,毛正新接過了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接力棒。 

遼寧省鳳城市大梨樹村黨委書記 毛正新:就是説壓力我確確實實還是挺大的,真是創業難,守業更難,再發展是難上加難。更要突出巧幹不能盲幹。我想我們就應該引領農業&&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一定要提高科技含量。

大梨樹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還不到1畝,如何讓有限的土地資源轉化為更高的經濟收入?毛正新找到遼東學院等科研院校出謀劃策,在專家的建議和技術支持下,最終選育出了適合當地栽種,具有口感好、果實大、上市早、耐運輸等多重優勢的藍莓品種,銷售價格達到普通藍莓的近三倍。

2017年毛正新聯合鄰村一起建成千畝藍莓種植園,成為東北地區集體經濟面積最大的單體園區,並形成種植、育苗育種和果實採摘、包裝運輸一條龍的生産模式,如今大梨樹村的藍莓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成為幾大生鮮電商平臺的直供商。 

鳳城市大梨樹村藍莓種植園管理員 李曉晨:我們是在整個東北地區第一個H5(藍莓品種)的標準示範園區,今年特別火,實現了(藍莓)苗木銷售60萬株,今年總體溫室的産果和陸地的産果,我們實現銷售收入1500萬。

通過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發展思路,到2019年,大梨樹村社會總産值實現16億元,村集體資産超過6個億,連續5年村集體可支配收入都在2500萬元以上,人均年收入達到22000元。富裕起來的大梨樹村通過産業聯合發展,也讓周邊鄉村走上了共同增收致富的道路。 

遼寧省鳳城市小四台子村村民 徐寶偉:現在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挺好,比我出去打工能多收入1000多塊錢,還有社保開下來。

如今的大梨樹村,整潔寬敞的街道,錯落有致的石橋,粉墻黛瓦的民居,讓人感覺仿佛走進了江南水鄉。大梨樹村不僅讓村民過上了跟城裏人一樣的生活,也讓很多來大梨樹村觀光的客人流連忘返,本溪市的退休職工張其華、郝瑩娟夫婦,乾脆租了一戶民房在大梨樹村定居下來。 

張其華、郝瑩娟夫婦:當地人他們的生活是很積極的,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産業事業,村裏帶動各家各戶發展很快,應該説是紅紅火火的,而且社會環境非常好。這兒的人特別好,所以我們就在這住下來了,來了以後就離不開了。

遼寧省鳳城市委書記 李友:大梨樹苦幹實幹巧幹,這和總書記要求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實際上是高度契合的,也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我們在奔小康,在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

(總臺央視記者 李晶晶 王帥 遼寧臺)


(編輯 單宏鑫)

新聞首頁
分享到: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