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圍繞改善環境質量這個生態文明的核心,中央深改小組會議出臺19項改革方案,打出了一套理念先行、目標明確、系統推進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組合拳”。
今年11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涉及生態文明19項改革方案,主要聚焦一份補償表、兩個國家公園、三大環境類型:耕地、濕地和海岸線。
再給各地黨政主要領導配上一個新官銜——河長,通過“河長制”,實現河長治。
今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從試點省份河北開始,已陸續進駐16個省區市, 3000多人因環保不力被問責。
強作為帶來深改變。今年1-11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0.5%,總體呈改善趨勢。
打造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黨中央揮毫寫意,為美麗中國構建了一幅生態藍圖。
2016年深改會審議通過的改革方案:
《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
《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佔補平衡的意見》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
《圍填海管控辦法》
《關於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
《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實施辦法》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
《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
《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
《關於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産管理體制試點方案》
《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
《關於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關於在部分省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的報告》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試行)》
《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