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夜讀丨在這裡,和肖邦促膝談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年06月20日 00:3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為什麼這個民族被稱為“歐洲不死的勇士”?為什麼這裡的美人魚,不是童話中的溫順,而是拿著刀與盾?今天,伴著肖邦平緩而憂傷的鋼琴曲,我們將波蘭多舛的命運娓娓道來。


你一定知道的波蘭

 

改變人類宇宙觀的波蘭人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1543年)

哥白尼出生於波蘭一個富裕家庭,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天文學家、數學家。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説,著有《天體運行論》。他算出恒星年的時間為365天6小時9分40秒,誤差只有百萬分之一;他算出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30倍,誤差只有萬分之五。哥白尼的日心説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的看法。

靈魂屬於波蘭、才華屬於世界的音樂家

弗裏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

作曲家、鋼琴家

肖邦出生於波蘭,17歲開始創作,18歲登臺演出,29歲在歐洲巡演。肖邦一生創作了大約兩百部作品,被譽為“鋼琴詩人”。

人們評價肖邦,“生於華沙,靈魂屬於波蘭,才華屬於世界。”

誕生了最偉大的女科學家

瑪麗·居裏(1867年-1934年)

1867年生於華沙,後旅居法國。1903年,居裏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居裏夫人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居裏夫人從未忘記自己的祖國波蘭,不僅教女兒波蘭文,還以祖國波蘭的名字命名她所發現的元素釙。居裏夫人去世後,按照她的遺願,親人在她的墓前放上了一捧來自波蘭的泥土。

 

你應該知道的波蘭

 

歷經戰火,韶華依舊的民族

我看著我可憐的祖國,

像兒子看著被車裂而死的父親;

我忍受著整個民族的苦難,

像母親感受著腹中胎兒的陣痛。”

——亞當·密茨凱維奇(波蘭詩人)

波蘭,地理位置舉足輕重,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東部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相連,東北部毗鄰立陶宛及俄羅斯。波蘭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導致歷史上戰火紛爭,幾個世紀以來版圖一再更改。

從1600年到1945年,波蘭共遭遇過43次侵略戰爭,平均每8年就有一次。

18世紀晚期,俄國將波蘭佔為附屬國,夥同奧地利、普魯士,瓜分波蘭國土,波蘭淪亡達123年之久。波蘭人民不甘當亡國奴,維比茨基寫下了《波蘭沒有滅亡》,用肖邦的《馬祖爾卡》舞曲為主旋律,後來成為波蘭國歌。

19世紀中葉,俄國士兵在波蘭為所欲為,逮捕平民,華沙人民又一次起義。波蘭全國默哀,華沙的婦女在兩年裏一直身著黑衣。

1944年8月1日,華沙再次起義,向納粹德軍佔領軍發起攻擊,華沙市民死亡人數達到20萬人。

△納粹德國修建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距華沙300公里

今天的波蘭,在各種雕像、碑文、教堂、甚至尋常人家的門口,仍然處處可見燭臺,用以紀念在戰火中不屈的民族精神。

△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勃蘭特“華沙之跪”

本來是由納粹從瑞典運來慶祝勝利的大理石,後來被鑄成了猶太英雄紀念碑,德國總理曾在這裡下跪,為在納粹德國侵略期間被殺害的死難者默哀。

△1944年華沙起義

在波蘭高等法院旁,建起一座華沙起義紀念碑,重現了當時的華沙人在下水道裏打遊擊、在街頭殺敵。每年8月1日,華沙會再次拉響警報,路人停步,車輛停駛,全城默哀,紀念1944年8月1日爆發的“華沙起義”。

△華沙起義紀念碑

二戰廢墟上奇跡盛開的鮮花

“我們繼承希望——領受遺忘的天賦。

你將看到我們如何在廢墟中生養子女。”

——維斯瓦娃•辛波斯卡(波蘭作家)

波蘭首都華沙老城初建於十三世紀,包含了大量從哥特式、巴洛克式到文藝復興風格的文物古跡。1944年8月華沙起義期間,華沙老城85%以上的建築被納粹部隊摧毀。

戰前,華沙大學建築系的師生們把華沙古城的主要街區、重要建築物都作了測繪記錄。戰爭一爆發,他們把這些圖紙資料全部藏到山洞裏,房屋街道雖然毀了,但它的形象資料保存了下來。

1945年華沙解放後,政府馬上著手開始重建工作,5年後奇跡般地重建了華沙老城。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世界遺産一般拒絕接受重建的東西,但華沙人民自發地起來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樣。

△重建後的華沙老城

琥珀色,凝固千萬年的淚珠

一塊琥珀的形成,至少需要四千萬年,它是松柏科植物的樹脂滴落,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被認為是有靈魂的石頭。

世界最好的琥珀,産自波羅的海沿岸。自古,波蘭格但斯克就是世界聞名的琥珀之城,通往波羅的海的海路被稱作“琥珀大道”,專為古羅馬的貴族們運送精美的琥珀製品。

△格但斯克琥珀博物館

得益於商貿和運輸,格但斯克比較富裕,這個港口曾是波蘭的主要財富來源。如今,這裡仍是世界上出口琥珀最多的城市。

△鎮館之寶蜥蜴琥珀

琥珀中,包裹著植物的比普通的珍貴,裹著昆蟲的又要比植物的珍貴。蜥蜴這種爬行動物想要擺脫油脂的束縛很容易,因而蜥蜴琥珀是珍品中的珍品。四千萬年前,格但斯克一隻倒楣的蜥蜴不小心受了傷,被迫躺在黃澄澄的油脂裏,成為後世奇觀。

如果去波蘭,還要知道這些小知識

地標

華沙美人魚

波蘭美人魚和丹麥的美人魚完全不同,和安徒生的童話也沒有關係。它的銅像位於華沙古城廣場中心,拿盾與刀。

傳説,一天國王巡遊全國來到此處,一條人身魚尾的美人魚跳出水面,唱了一支優美動聽的歌。國王愛上了這個地方,決定在這裡建都。他問河邊的兩個孩子叫什麼名字,哥哥答“瓦爾斯(Wars)”,妹妹答“沙娃(Sawa)”。於是國王把他倆的名字連在一起,作為這個地方的名稱,就是“華沙(Warsaw)”。美人魚是波蘭首都華沙的象徵,被認為是華沙的守護神。

禮儀

吻手禮

在波蘭民間,"吻手禮"亦十分盛行。在通常情況下,"吻手禮"的行禮對象應為已婚婦女,在行禮時,男士宜雙手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徵性輕吻一下。

美食

波蘭餃子

波蘭餃子看上去和中式餃子差不多,味道卻完全不一樣,餃子餡是細膩的土豆泥、或者爽口的酸菜豬肉、還有的是滑潤的奶酪。

波蘭肘子

波蘭肘子是煮制或烤制的(經常用啤酒)。烤制肘子的外皮色澤金黃、口感酥脆。這道菜的主要配菜是土豆或者麵包,另外佐以山葵和芥末醬。

波蘭紅菜湯

波蘭菜種最有名是紅菜湯(Barszcz),是一種由甜菜頭燉制的湯,口味較淡。

波蘭烤魚

波蘭的河、湖清澈無污染,盛産各種魚類,魚在波蘭菜中佔了很大的比例,最有特色的是鱒魚。

伊瓦什凱維奇(1894—1980),波蘭詩人、小説家、劇作家。出生於烏克蘭,後遷居波蘭華沙。代表作有《白天的書和黑夜的書》、《1932年的夏天》、《紅色的盾牌》等。


《肖邦故園》(節選)

作者/雅·伊瓦什凱維奇(波蘭作家)

他愛這茅舍、小橋、流水。他在繾綣的秋日離開故園,不料竟成永訣。

波蘭熱那佐瓦沃拉。一百多年以前,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搖籃就放在這兒的一間小房間裏。它曾經是個相當熱鬧的處所,斯卡爾貝克家族在這兒修建了一座宮殿式的府第。院子裏和花園裏想必到處是人,熱熱鬧鬧,充滿生機:有大人,有小孩,有賓客,有主人,有貴族,有下人,還有家庭教師。這個貴族府第同鄰近的村莊往來甚密,而且還經營一部分田地,這兒原先也該有牛欄、馬廄,有牛,有馬,有犁,有耙,有穀倉,還有乾草垛。

肖邦是在這兒出生的。雖然他在熱那佐瓦沃拉只不過是度過了出生後幾個月的時光,後來他的雙親便遷居華沙了。但肖邦對這出生之地懷有無限的眷戀之情,經常跟他心愛的妹妹盧德維卡一起探望故里。青春年少的肖邦總愛坐在這小河邊,坐在小橋旁的這棵大樹下。甚至在他去巴黎之前的幾個星期,他還專程從首都來到這裡,跟故園告別。在他心目中,這小小的莊子就是整個祖國鄉村的象徵。今天,我們目睹此情此景,思想深處也會閃現出整個馬佐夫舍地區的風貌,肖邦也目睹過這一切,他熱愛這茅舍、小橋、流水。他就是在那繾綣的秋日,懷著無限依戀、惜別的心情,告別了這一切,途經巴黎,浪跡天涯。不料這一別竟成永訣,成了為尋找虛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遠征。

△熱那佐瓦沃拉

在他的馬祖卡曲和夜曲裏,我們能找到這平原的鄉音,兒時之國的畫面。

1848年,當肖邦自愛丁堡給友人寫信的時候,眼前興許也浮現出了故園景色。他在信中寫道:“我懷念我的家、我的母親、我的姐妹。願上帝保祐她們萬事如意!我的藝術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麼地方白白耗盡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記得國內唱的歌。”

我們恰能在肖邦的馬祖卡曲和夜曲裏找到這平原的歌聲——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這兒時之國畫面的作品,我們都能發現一縷鄉音。

△波蘭最古老的城市克拉科夫

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養、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對自己使命的不凡見解,使這畫面複雜化了,或者説,像一層霧遮蔽了這些畫面。絢麗的大都會風光,頻繁的旅行,豐富的經歷,給他提供了另一種創作靈感。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遙遠、寒冷的愛丁堡又懷念起“我的家、我的母親、我的姐妹”,我們就有理由想像,故鄉的朦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而今,我們也懷著激動的心情瞻仰這些大樹,這些灌木叢和這一片清淩淩的水。倘若此刻我們聽到,或者親自彈奏偉大作曲家臨終前的最後一組馬祖卡曲,我們必能從中聽到昔日國內歌聲的淡淡的旋律。由於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於關山阻隔,有國難投,這一組馬祖卡曲似乎是被萬種離情、一懷愁緒所濾過而凈化了,跟鄉村的質樸相距甚遠,但它們無疑是出自故里,跟這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穿著波蘭傳統服飾的人

曾幾何時,肖邦的音樂也是違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間、小客廳裏秘密演奏,只有寥寥無幾的人才能進入那些房間。他們去聽肖邦的音樂,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祖國文化的偉大,同時也為了證明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是無法窒息的。因而這美好的音樂有時也是鬥爭的武器。舒曼把它稱為藏在花叢中的大炮,不是沒有根據的。

密茨凱維支的詩,肖邦的音樂,對於波蘭人而言,就是這樣的支柱。

肖邦故園的最大的魅力之一,正是在於我們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談心”。

人們有時會由於事情多,工作忙,任務完成得不盡如人願,或由於一些打算落空而發愁;有時又會在頻繁的工作中碰到某些草率從事或令人不安的現象,因而思想上産生了疑慮。那時,只要到肖邦故園去聽一次週末音樂會,便能重新獲得對波蘭文化的信心,相信它已滲透進了民族的最深層。

△今天的肖邦故園

到了肖邦故園,會親眼看到,而且確信,作為民族的最堅韌的紐帶,作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礎的偉大藝術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密茨凱維支的詩,肖邦的音樂,對於波蘭人而言,就是這樣的支柱。

我們帶著驚訝和柔情望著這幢實為波蘭民族精華的樸素小屋。花園裏的一草一木,都經過了精心的栽培,因為這花園也想與肖邦的音樂般配。

△肖邦公園

春天,栗樹新葉初發,幾乎還是一派嫩黃色,它們懸挂在屋頂的上方,猶如剛剛出繭的蝴蝶的嬌弱的翅膀。酷似一首最溫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鍵上的輕盈的速奏。

夏天,水面上開滿了白色和黃色的睡蓮。清風徐來,樹影婆娑,花園裏充滿了簌簌的聲響,猶如是在聚精會神地傾聽這獨具一格的音樂的悠揚的旋律,清麗的和聲。

△波蘭風光

秋天又別有一番風味。作為悠悠往事“見證者”的樹葉,就像憂傷的奏鳴曲中那結尾的令人難忘的三重奏,招來了那麼多的思緒,那麼多的回憶,那麼多的樂曲。

△肖邦死後,他的心臟被安放在華沙聖十字教堂

然而,這裡最美的是冬天。花園的樹木變成了水晶裝飾物,且會發出銀鈴般清脆的響聲,就像昔日挂在馬脖子上的鈴鐺。如今既沒有馬,沒有雪橇,沒有母親,沒有姐妹——只有無邊的靜寂。一切都成為往事了。

倘若你在一個隆冬季節,站在小屋的前邊,望著被積雪壓彎了的屋頂、光禿禿的樹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會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談心。

文字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網站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