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熊貓頻道消息 五常市地處黑龍江省最南端,隸屬於北國冰城哈爾濱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其緯度在北緯四十四度四分至四十五度二十六分之間,南北長約180千米,東西平均寬約40千米,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五常市杏花山腳下的豐收景象。(圖 吳胡荼)
據史料記載,五常原名歡喜嶺,清咸豐四年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取其“三綱五常”之意,得名五常。
一列火車駛過五常市杜家鎮境內的金色田野。(圖 吳胡荼)
坐落在長白山張廣才嶺西麓的“三綱五常”,其地域呈帶狀狹長形南北傾斜分佈,因盛産優質稻花香大米而聞名於世,因而又被人們俗稱為東北的“魚米之鄉”。
五常市安家鎮境內,一名農婦正在瑟瑟秋風中,收穫她充滿陽光的生活。(圖 吳胡荼)
這裡土地極其肥沃,自然風光旖旎如畫:夏季,一望無際的農作物,青翠欲滴充滿生機;秋天,層林盡染的山崗,仿佛造物主隨意點厾的一幅油畫;大雪紛飛時節,冰天雪地裏的萬事萬物,全然凈化得只剩下那個無比的形容詞了。
五常市石刀山麓迷人的秋色。(圖 吳胡荼)
每年步入九月下旬,素有“水稻王國”之稱的這片黑土地,放眼望去,滿世界全是笑得合不攏嘴直不起腰的稻子,金燦燦讓人流連忘返的那個秋色,好一派醉人的豐收景象。
五常市杜家鎮境內一農夫在割稻。(圖 吳胡荼)
五常市土地面積約7500平方千米,南面群山多姿多彩,峰巒疊嶂,北部一馬平川。其地形地貌結構,大體可用“六山一水半草兩分半田來概括”。
五常市杜家鎮境內醉人的田園秋色。(圖 吳胡荼)
海拔1696米的龍江第一高峰老爺嶺(當地俗名大禿頂子),如同盤踞在那裏的東北虎一樣,分分秒秒都在從高處俯瞰她,欣欣向榮、茁長成長的每棵苞米每株禾苗。
五常市向陽鎮境內成熟後豐收在望的水稻。(圖 吳胡荼)
五常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和全國水稻種植五強縣(市)之一。全市實有耕地面積370余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近200萬畝,被譽為張廣才嶺下的“東北米倉”。
一名騎行愛好者行駛在五常市杜家鎮境內的高速公路上。(圖 吳胡荼)
山地面積佔轄區總面積六成以上的五常市,林業資源也十分豐富,除盛産東北紅松等林木外,境內珍稀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其中不乏東北虎、紫貂、鹿和人參、平貝、黃芪、刺五加等數百個種類。圖為五常市杜家鎮境內農民朋友,正在清晨陽光下辛勤勞作。(圖 吳 境內頗具神秘色彩的鳳凰山,儘管未曾發現傳説中的鳳凰,但她罕見的“空中花園”、“高山濕地”、“峽谷飛瀑”、“高山石海”、“高山奇樺”五大景觀,卻好比《鳳凰傳奇》的歌聲一樣蜚聲國內外,從而贏得“東北第一奇山”的美稱。
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境內一鴨田稻生態農業園區。(圖 吳胡荼)
而水質好無污染富含多種礦物質的拉林河、牤牛河、龍鳳山水庫、磨盤山水庫,就仿佛母親吮之不盡吸之不竭的乳汁,深深喂養著近百萬人口的五常百姓,以及五常聞名遐邇享譽海內外的優質大米。
五常市牤牛河畔的田園風光。(圖 吳胡荼)
當然,品質超群出眾的五常大米,更受其産區氣候特別是土壤(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等因素影響,加之水稻成熟期長達135至140天且晝夜溫差大,使得水稻中的幹物質成份積累不少,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對人體健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因而被人們譽為解決老百姓溫飽的“綠色補品”。
五常市杜家鎮境內一農民朋友在揚場。(圖 吳胡荼)
五常市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由於此地土壤殷實,水稻品質獨特,咸豐三年(即1853年),朝廷曾責令地方官每年派專人負責監種、監收,歲歲進貢,後來被稱之為“五常貢米”。
五常市沙河子鎮境內金燦燦的秋色。(圖 吳胡荼)
與此同時,這片“水稻王國”如今已在全市範圍內,打造出多個現代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特色有機鴨田稻水稻種植區,融生態環保、觀光休閒于一體,進而為當地旅遊業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巨大空間。
五常市安家鎮與背蔭河鎮交界處的醉人秋色。(圖 吳胡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