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晴隆山,夕陽余暉給黃綠相間的“牧場”涂上一抹金黃,晚歸的羊群遍佈山坡,花白相間。放羊人的吆喝聲、羊兒“咩咩”聲,匯成了一曲動聽的山地牧歌。
“春種一大坡,秋收一小籮。過去這裡除了石頭,地裏啥也長不好。”在貴州省晴隆縣馬場鄉戰馬村,王成彥感慨道。在他兒時的記憶裏,參差不齊的玉米夾生在灰白色的石旮旯裏,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夏季滿坡星星點點的綠遮不住裸露的石頭,秋天玉米收完後,立即恢復為滿目的灰白。
曾經貧瘠的石山,如今成了牧場。(圖 陳亞林)
全縣近一半區域石漠化。種草養羊前,一畝山地一年就能流光山上的泥土
地處長江和珠江上遊的晴隆縣,是貴州典型的石漠化地區,境內岩溶地貌與侵蝕地貌交錯分佈,全縣1331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將近一半石漠化。這裡群山逶迤,溝壑縱橫,山上幾乎沒有高大喬木,灌木叢也很少見,石頭與野草伴生。
“由於不斷地開荒種地,破壞了原有植被,需千萬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層經風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後地表只剩下不能種任何植物的石塊。”晴隆縣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張大權告訴記者,當地山高、坡陡、谷深、很多石山區,別説是人,牛羊都上不去,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種樹可能無法存活,但種草就能行。”縣裏決定,用能更好維持水土的草地來取代一片片玉米地,退耕還草,種草養羊,將草地畜牧業列為全縣的支柱産業。
結合當地自然條件,晴隆縣篩選出了適合種植的11種牧草,建立不同海拔、土壤酸鹼度的牧草標準化種植示範區17萬畝,還組建了草業技術人員團隊,種植模式確定為“放牧型混播草地+刈割型人工草地+越冬多汁飼料地”。
“種草養羊前,一畝山地一年就能流光山上的泥土,而現在種草的土地,幾乎減少了95%以上的土地流失。”張大權説。據介紹,在這些項目區,植被覆蓋率的增加使25度以上坡地每畝每年減少泥沙流量1.26噸,人工草場有機質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
山上水土不流失,山下稻田喜豐收。(圖 陳亞林)
山上水土不流失,山下稻田喜豐收。(圖 陳亞林)
種草涵養水土,養畜增加農民收入
沙子鎮三合村,儘管已是深秋,山間各處皇竹草依然鬱鬱蔥蔥。村民易輝美把家裏最好的土地都種上了皇竹草,“這些草一年可以割四茬,長得很快,管理容易,全年幾乎都是綠的。”易輝美仔細算過,一畝地年産3萬斤草,2毛錢一斤,一畝地收入6000元,去年僅種草一項,她家就收入10多萬元。
馬場鄉馬場村村民黃東良2011年通過申請政府貼息貸款購買了88隻羊,並用5畝多地種植年産36噸的刈割皇竹草。幾年過去了,黃東良現在年收入近百萬元。“我要帶領大家把種草事業好好幹下去。”黃東良説。
“石漠化的地方種草,在恢復生態、保持水土的同時,還能發展養殖業,達到産業扶貧的目的。”晴隆縣草地畜牧中心工作人員李勝説。晴隆縣把治理石漠化與發展種草養羊産業有機結合,以種草來涵養水土,以養畜來增加農民收入,産業迅速發展。
目前,全縣已種植人工草地48萬畝,改良草地20.8萬畝,養羊50余萬隻。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左右,2.4萬戶農戶10萬多人參與種草和養羊,涉羊産業全年為農戶創收近4億元。
生態修復後,昔日的荒坡成了柑桔園。(圖 陳亞林)
修復生態打出組合拳,産業發展生態化
晴隆縣柑桔園,漫山遍野的臍橙已經挂滿枝頭,金黃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
“相比其他鄉鎮,雞場鄉土質算好的,本來就有柑桔種植傳統,加上生態和經濟效益比種其他強,老百姓很願意發展。”柑桔園負責人易洪芳介紹,晴隆縣是貴州省主要柑桔産地之一,柑桔栽培歷史悠久,距今有350年的栽培歷史。
68歲的老人李紹貞8年前開始在這裡種臍橙,老兩口管理30多畝地,見證了當地荒坡披綠衣、石漠變果園的歷史。
“過去以種玉米、薏仁米為主,每年都要翻土,一下雨土全被衝到山腳堆起。”李紹貞説,現在柑桔産業發展起來了,大面積種植果樹有效保住了水土,“這是給子孫後代造福呀。”
以種草養羊為主,因地制宜,多點開花,立體推進,晴隆縣在生態修復上打出了“組合拳”:圍繞“羊、茶、果、蔬、煙、薏”六大特色産業發展,荒山、裸山、石山變成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