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間稱為“最美野長城”的小河口長城變成蜿蜒的“白灰墻”
修繕後的小河口長城
修繕前的小河口長城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被民間稱為“最美野長城”的遼寧省綏中縣小河口長城,在修繕後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長城的樣子,變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墻”。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他們是在用白灰“對長城進行修葺”,該修繕項目每一步都經過審批,“合理合法”。長城專家表示,看到小河口長城被修得“面目全非”很心痛,但長城該如何修繕,至今仍沒有統一標準。
“最美野長城”被“抹平”
小河口長城位於遼寧省綏中縣永安堡鄉的小河口村,藏在這裡山中的長城被譽為“最美野長城”。近日卻有網友爆料稱,“最美野長城”被“抹平”,幾乎變成了一堵“白灰墻”,失去原有風貌。
在小河口長城附近居住的一名村民説,“最美野長城”變成“白灰墻”發生在兩年前,2014年時小河口長城被這樣“修葺”了大約兩公里。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當地長城被修葺的一共有三段,小河口長城只是其中一段。該項目啟動前曾進行工程招標,參與工程的有綏中本地的建設公司也有外地公司。
小河口長城之所以在民間被稱為“最美野長城”,是因為這裡的長城遠處深山老林,鮮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長城。小河口長城此前以滄桑感著名,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來此采風。
當地稱修繕“合理合法”
小河口長城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也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明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坐落在永安堡鄉西溝村一帶雄險陡峭的燕山山脈上,由於雄踞于險峻的山嶺,所以又有“第三八達嶺”之稱。
如今被修葺後的長城已經看不出長城的樣子,城墻被白灰堆高,完全分不出哪是“城墻頂面”,哪是“垛口”,哪是“垛墻”。原本的城磚也很難看到,都被包在了白灰裏。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小河口長城由當地文保部門主持修繕。綏中縣文物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其業務科負責人王科長已經與長城保護方面的相關專家前往小河口長城處做調查。
該工作人員稱,小河口長城修繕使用的材料是“白灰”。修繕項目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復,包括方案的設計、工程監理、竣工驗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
遼寧省文化廳派員調查
北青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小河口長城維修的原因是:部分地段有險情,遊客蹬踏程度比較嚴重,倒塌的風險增大。該修繕工程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審批。審核立項後,通過招投標尋找有資質的設計和施工單位來進行修繕工作。
遼寧省文化廳辦公室相關人員表示,小河口長城的修繕省文化廳是知情的,他們當時依規定進行過審批。近日小河口長城引發輿論關注後,遼寧省文化廳已經安排有關人員和相關專家進行實地調查,並將詳細了解長城修繕工程的批復情況,並會對當時的施工工作是否與批復要求相符,以及設計和施工環節是否存在問題等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對話
長城被修得面目全非
小河口不是唯一一處
曾多次去過小河口長城的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對小河口長城事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雖然長城該如何修繕至今沒有統一標準,但把長城修得面目全非會覺得很心痛。
北青報:長城修繕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董耀會:長城的修繕有一個很嚴格的流程。需要由地級文物局向市文物局申報,再由市裏向省裏申報,最後由省裏申報到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之後,還要由有資質的單位、專家到現場進行勘察設計修繕方案,這些都批准之後,由地方主持招投標,這樣才能用國家的撥款進行修繕。
北青報:修繕效果會不會與設計方案不符?
董耀會:這個不會發生。在整個修繕過程中,都會有監理人員跟隨施工,施工之後還要驗收。一般都是省裏進行驗收,重大工程由國家驗收。
北青報:小河口長城修繕成現在這個效果,是否與使用材料有關?
董耀會:從修繕的材料看,白灰是沒問題的,修長城不能用水泥,只是白灰不應該這麼抹。小河口長城修繕成這樣,會讓現代人無法感受到歷史,就像把現代人與歷史對話的通道切斷了一樣。雖然我個人覺得修得有問題,但長城到底該如何修?修到什麼程度才合適?至今都沒有統一的修繕標準。
北青報:其他長城是否也出現過這種問題?
董耀會:小河口長城不是唯一修繕成這樣的。我們中國長城學會現在也在做此類“被修壞”的長城的統計調查,每次看到因為修葺,使原本的明長城變得面目全非時會感到很心痛。
北青報:從長城保護的角度,你覺得應該怎麼修繕比較好?
董耀會:我覺得長城的修繕應該堅持三個原則。
第一,最大程度地保護長城本體的存量。長城的本體是明代人建的,現代人是可以通過這樣的長城與歷史對話的,我們不該去新建墻體。我們對長城的保護程度應該限于保證它本身不倒不塌。
第二,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長城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我們可以通過長城能夠感受到歷史、文化,能有時空感,這樣現代人才能與長城對話。
第三,就算是對長城進行最小干預,也要以對待藝術品的態度進行搶險、加固。現在保護措施做得好的長城,基本離不開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