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風景
藏羚羊
生態補償,就是利用經濟手段來明確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
青海省三江源區的生態補償就是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一個典型案例。
“輸血”變“造血”
有人將三江源稱為“大美凈土”,的確,群山起伏,湖泊、小溪星羅密布,茂盛的植被以及棲居其間的野生動物讓三江源集成了生態自然的所有珍稀美景,人們置身其中,遠離城市的喧囂,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三江源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之一,三江源區對三條河流的中下游地區用水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然而,三江源區生態系統卻十分敏感脆弱。三江源區冰川退縮、湖泊和濕地萎縮等現象不斷加重,源頭産水量逐年減少。同時,原始粗放的牧業生産與資源環境保護之間關係不斷惡化,“人——草——畜”之間關係失衡。
過去,三江源的生態補償多為階段性政策,以項目作為補償方式,缺乏系統、穩定、持續、有序的法律保障和組織領導及資金渠道。然而要想獲得長效發展,政府就必須主動作為,提升服務能力,對補償成效負責。201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生態補償機制是一項持久、穩定的長效機制,必須充分認識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意義。
當地政府不僅明確了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還與中國工程院合作于2012年和2014年先後啟動實施了“三江源區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研究”和“三江源區生態資産核算與生態文明制度設計”兩個重點諮詢項目。有關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討論和實地調研,明確了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農牧民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個方面的工作重點。
三江源區的管理部門主動探索生態補償的機制,並在探索中認識到:要想建立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就必須實現由國家“輸血式”生態補償向自身“造血式”生態補償的轉變,主動尋求實施生態補償的科學路徑。
金山和青山
生態補償機制是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因生態保護喪失發展機會或增加的發展成本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那麼,如何算出三江源生態資源資産的各項經濟賬並確立補償的標準就成了實施生態補償的關鍵一環,也是最為基礎的一步。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張林波介紹説,摸清生態資源資産的家底就等於是在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之間架起了相互衡量的天平。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研究成果顯示,三江源區每年可提供的生態服務和生態産品價值約4920.7億元。這一結果表明,生態資源資産是三江源區最重要的資産,其價值遠遠超過經濟生産價值。三江源的綠水青山才是其最為重要的金山銀山。為了保護國家重要的生態資源資産,三江源區每年放棄了約369.7億的發展機會成本。為實現生態資源資産的保質增值,三江源區每年約需投入129.72億元進行生態保護恢復。
對生態資源資産的核算與價值評估便於將生態資源資産作為三江源區資源佔用的重要依據,將生態資源資産核算納入國民經濟統計核算體系,替代原有單純的GDP考核指標,建立以生態資源資産為核心的新型績效考評機制,構建綜合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資源資産狀況的區域發展衡量指數。權責清晰並且有了科學的數據支撐,生態補償工作的展開也就有了長久的動力支持。
探索與創新
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自2000年開始,國家和青海省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生態補償資金用於改善三江源區牧民生活,但是這種補貼式、被動式和義務式的生態補償方式並不見效。牧民放棄原有的生産生活方式,接受國家的補償資金,但卻沒有找到替代的謀生方式,這樣下去不僅讓一些牧民再次按原有方式進行牧業經營,失去生態保護的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到少數民族地區的團結穩定。
張林波所長介紹説,要想切實改變牧民生活就要根據三江源區生態資源資産核算結果,創新生態補償機制,將三江源區生態資源資産的生産經營變成牧民收入提高的另外一個來源,使牧民的身份定位由原來單純的牧業生産者轉變為牧業和生態産品雙生産者。同時,大力普及教育,轉移牧業人口,並培育三江源區生態畜牧業和民族手工業,引導和鼓勵農牧民自主創業和轉産創業。
三江源地處水之源頭,它的生機和活力孕育著下游的生生不息和繁榮發展。生態補償也為三江源生態文明的建設孕育著新的契機。
在生態保護這項事業中,誰都不能坐享其成,誰也不能逃避責任,破壞者付出代價,保護者得到獎勵,才是還原了最為基本的人類法則。有了生態補償的支撐,三江源的生態未來一定會探索出更為多元化的生態保護機制,促進形成綠色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終讓文明的生態觀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