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歷史

2016年04月15日 22:58  來源:濰坊市人民政府

  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古發現,境內有不同時代的古文化遺址1800多處。其中,在青州桃園村發現山東東部第一處北辛文化遺存;壽光邊線王發掘的龍山文化古城堡遺址,其規模為國內罕見;濰城區姚官莊的典型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遺物之豐富,遠遠超過了解放前城子崖遺址的發掘。這説明,早在7000年前,先民們即在這裡聚居生活。夏商代,境內有斟灌、斟鄩、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邦建國,封太公望于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至春秋時期,現市轄區曾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期,現境大部屬齊,五蓮、諸城等地屬魯。

  秦朝

  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開始設36郡,後增至40多個郡,轄1000余縣。以公元前221-前206年的郡縣設置為準,今濰坊境當時分屬膠東、臨淄、瑯琊3郡。

  膠東郡,治即墨。今濰城、寒亭、坊子及昌邑、安丘、高密地屬之。高密為秦置縣。其他無考。

  臨淄郡,治臨淄。今壽光、青州、昌樂、臨朐地屬之。當時均未置縣。

  瑯琊郡,治瑯琊(今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今諸城、五蓮地屬之。當時均未置縣。

  西漢、東漢

  西漢,除承襲秦的郡縣制外,還實行封國制,到漢武帝時又分全國為13個州刺史部,為監察區,逐步加強中央集權。到西漢末年,全國有103個郡、國,1500 多個縣。以公元2年(元始二年)的政區設置為準,今市境為青、徐2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瑯琊、齊3郡和甾川、高密、膠東3國,共53縣。

  北海郡,公元前148年(中元二年)置,郡治營陵(王莽時改為北海亭,在今昌樂縣營丘、馬宋一帶),屬青州刺史部,轄營陵、劇魁(王莽時改為上符,東漢省。治所在今昌樂縣堯溝及壽光縣紀臺一帶)、安丘(王莽時改為誅郅,更始六年復名安丘。治所在今安丘城南高地處)、●(王莽時改為道德,治所無考)、淳于(在今安丘縣杞城)、益(王莽時改為探陽。治所在今壽光縣城南益城村)、平壽(治所在今濰城區符山鎮平壽村)、劇(治所在今昌樂縣西)、都昌(治所在今昌邑縣城西側)、平望(王莽時改為所聚,東漢省。治所在今壽光縣道口鄉黑冢子附近)、平的(無考)、柳泉(王莽時改為弘睦,東漢省。治所在今昌樂縣城南流泉、黃埠、南郝一帶)、壽光(王莽時改為翼平亭、治所在今寒橋鄉牟城村)、樂望(東漢省。治所在今壽光縣稻田鎮王望村)、饒(東漢省。治所在今壽光縣留呂鄉斟灌村)、斟(東漢省入平壽,治所在今坊子區清池鎮治渾街一帶)、桑犢(東漢省。治所在今坊子區埠頭鄉泉河頭村附近)、平城(東漢省。治所在今昌邑縣飲馬鎮飲馬村)、密鄉(東漢省。 治所在今昌邑縣圍子鎮古城裏)、羊石(東漢省。治所無考)、樂都(王莽時改為拔壟。治所在今坊子區

  眉村鄉羅都屯附近)、石鄉(東漢省。治所無考)、上鄉(東漢省。治所無考)、新城(東漢省。治所無考)、成鄉(王莽時改為石樂,東漢省。治所無考)、膠陽(東漢省。治所在今高密縣西北),共26縣,均在今市境內。

  齊郡,郡治臨淄,屬青州刺史部,轄12縣,其中巨定(又稱巨淀, 其東北部在今壽光境內)、廣(青州刺史部治所。在今青州市城區西南瀑水澗附近)、臨朐(治所在今臨朐縣城東)、臺鄉(治所在今壽光縣東北部)4縣在今市境內。

  瑯琊郡,郡治東武,屬徐州刺史部,轄51縣,其中14縣在今市境內。這14縣是:東武(王莽時改為祥善。治所在今諸城市城關古城子村)、朱虛( 治所在今臨朐縣城東南古城村)、諸(王莽時改為諸並。治所在今諸城市城區西南)、昆山(東漢省。治所在今五蓮縣境內)、郚城(東漢省。治所在今安丘縣城西南)、姑幕(王莽時改為季睦,治所在今諸城市城區西北)、臨原(王莽時改為填夷亭。治所在今臨朐縣城東)、缾(治所在今臨朐縣城東南)、稻(東漢省。治所在今高密縣田莊鄉城子村南)、平昌(治所在今諸城市石橋子鎮都吉臺)、橫(王莽時改為令丘。治所在今諸城市蘆山北)、昌(治所在今諸城市昌城鎮昌城村)、折泉(治所在今五蓮縣城西北)、安丘( 王莽時改為寧鄉。治所在今安丘縣城東南)。

  甾川國,公元前162年(文帝後元二年)置,國治劇縣,屬青州刺史部,轄3縣,即劇(王莽時改為俞,治所在今壽光縣城南紀臺鄉紀臺村)、東安平( 治所在今青州市城區東北)、樓鄉(在今青州市北部,治所無考)。

  高密國,公元前73年(本始元年)置,國治高密,屬青州刺史部。轄5縣, 即高密(王莽時改為章牟。治所在今高密縣城西南城陰城)、昌安( 治所在今安丘縣城東南)、石泉(王莽時改為養信,東漢時省入昌安。治所在今高密縣注溝鄉李家莊西側、夷安(王莽時改為原亭。治所在今高密縣城)、成鄉(王莽時改為順成, 東漢省。治所無考)。

  膠東國,公元前206年(高祖元年)置,國治即墨,屬青州刺史部。轄8縣,其中下密縣(治所在今昌邑縣城東)在今市境內。

  東漢,在地方政權機構中,改郡、縣二級制為三級制。東漢後期,固定刺史為一級長官,遂使州由監察區變成郡之上的一級行政區,地方政權成為州、郡、縣三級制。全國有105個郡、國、屬國,1180余個縣。以公元140年(永和五年)的政區設置為準,今濰坊市境當時屬北海、樂安、齊、瑯琊4國,為青、徐2州所轄。

  北海國,西漢景帝置,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將甾川、高密、膠東3 國併入,國治劇縣,屬青州。轄18縣,其中13縣在今市境內,即劇、營陵、平壽、都昌、安丘、淳于、平昌、朱虛、東安平、高密、昌平、夷安、下密。

  樂安國,原為西漢時千乘郡和齊郡北部之地,公元95年(東漢永元七年)改為國,國治臨濟(在今博興縣),屬青州。轄9縣,其中益、壽光2縣在今市境內。

  齊國,屬青州,州、國均治臨淄。轄6縣,其中廣、臨朐2縣在今市境內。

  瑯琊國,公元80年(東漢建初五年)改瑯琊郡為國,移治開陽(在今臨沂縣北),轄13縣,其中東武、諸、姑幕3縣在今市境內。今五蓮縣在瑯琊國北境。

  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魏,佔據中原,擁有13州68郡國,與吳、蜀成鼎足之勢。其地方行政制度承襲漢制,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今市境當時為魏國地,屬青、徐2州, 北海、齊2國,樂安、城陽、東莞3郡,共20縣。

  北海國,232年(三國魏太和六年)改置,國治平壽,屬青州。轄9縣,其中平壽、劇、朱虛、營陵、都昌、下密6縣在今市境內。

  齊國,屬青州,州、國均治臨淄。轄10縣,其中南豐(正始元年置。 治所在今壽光縣豐城村南)、益都(治所在今壽光縣城南益城村)、廣3縣在今市境內。

  樂安郡,郡治高苑(治今鄒平縣東北苑城鎮),屬青州。轄8縣, 其中壽光縣在今市境內。

  城陽郡,郡治東武,屬青州。轄10縣,其中9縣在今市境內,即東武、諸、 平昌、姑幕、昌安、安丘、淳于、高密、夷安。

  東莞郡,郡治東莞(治今沂水縣東北),屬徐州。轄4縣, 其中臨朐縣在今市境內。

  西晉、東晉、十六國

  兩晉、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混亂時期,政局動蕩,政權迭相更替。北方先後出現16個割據政權,史稱“十六國”,今市境內,有後趙、前燕、前秦、後燕依次佔據。至400年(東晉隆安四年),地歸南燕,其政區建置,皆相因襲。 晉代地方實行州、郡、縣三級制。282年(西晉太康三年)的穩定時期,今市境屬青、徐2州,北海、樂安2國,城陽、東莞2郡。

  北海國,國治平壽,屬青州,轄5縣,其中平壽、都昌、下密3縣在今市境內。

  樂安國,國治高苑,屬青州。轄10縣,其中壽光、益都2縣在今市境內。

  城陽郡,郡治東武,屬青州。轄11縣,其中諸、東武、平昌、姑幕、昌安、淳于、高密、夷安8縣在今市境內。

  東莞郡,郡治東莞(治今沂水縣東北),屬徐州。280年(西晉太康元年) 分瑯琊郡置。轄8縣,其中廣、臨朐、朱虛、劇、營陵、安丘6縣在今市境內。

  南北朝

  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繼東晉、十六國之後又一個南北政權對峙的時期。這一時期郡縣的設置既濫又多。《隋書》載;“或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或是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到南北朝末年,全國的州增至300多個,郡增至600多個,出現官繁民敝,十羊九牧的狀況,部分州郡有名無實。今濰坊市境,南朝地歸劉宋,北朝地屬元魏。

  南朝宋,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轄有22州,238郡,1179 縣。今濰坊市境屬青、徐2州,齊、高密、平昌、北海、東莞5郡。

  齊郡,郡治臨淄,屬青州。轄7縣,其中益都縣在今市境內。

  高密郡,郡治桑犢,屬青州。轄6縣,其中淳于、高密、夷安、營陵、昌安5縣在今市境內。

  平昌郡,郡治安丘,屬青州。轄5縣,其中安丘、平昌、東武、朱虛4縣在今市境內。

  北海郡,郡治劇縣,屬青州。轄6縣,其中劇、都昌、平壽、下密、膠東(在今昌邑縣城西南)5縣在今市境內。

  東莞郡,郡治莒縣,屬徐州。轄3縣,其中諸縣在今市境內。

  北朝魏,統一北方後,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轄有111州,519郡,1352縣。今市境屬青、膠、南青3州,齊、北海、東武、高密、平昌、東莞6郡,22縣。

  齊郡,郡治臨淄,屬青州。轄9縣,其中昌國(治今臨朐縣城)、益都、般陽(治今臨朐縣城東南)、西安(治今臨朐縣城西)、安平(治今臨朐縣城西北)5縣在今市境內。

  北海郡,郡治平壽,屬青州。北齊改為高陽郡。轄平壽、下密、劇、都昌、膠東5縣。

  東武郡,郡治姑幕,屬膠州。529年(南北朝北魏永安二年)置,北齊省。 轄姑幕、扶淇(在今諸城市境內,治所無考)、梁鄉(在今諸城市境內,治所無考)3縣。

  高密郡,郡治高密,宣武帝延昌中復置,北齊移治東武,529年(南北朝北魏永安二年)屬膠州。轄5縣,其中高密、東武、夷安、平昌4縣在今市境內。

  平昌郡,郡治郚城,屬青州。晉惠帝時復置。轄6縣,其中昌安(治今安丘縣城東南)、淳于、營陵、安丘、朱虛5縣在今市境內。

  東莞郡,郡治莒縣,屬南青州。496年(南北朝北魏太和二十年)由東徐州改置。轄3縣,其中諸縣在今市境內。

  此外,南朝宋僑立冀州河間郡的南皮縣(今壽光縣五台鄉)和樂城縣( 今壽光縣東洛城鄉),556年(南北朝北齊天保七年)均廢。

  隋、唐、五代、宋、金時期

  隋

  隋朝,結束了自西晉以來的南北對峙局面,全國復歸統一,對地方行政制度作了多次調整與改革。583年(隋開皇三年),裁汰冗官,罷郡存州,實行州縣兩級制。但改革後全國尚存200個州,仍暴露出許多弊端。607年(隋大業三年),復改州為郡。以612年(隋大業八年)的政區建置為準,今市境屬北海、高密、瑯琊3郡。

  北海郡,郡治平壽。開皇初廢齊郡為青州。596年(隋開皇十六年) 分置濰州,州治下密。607年(隋大業三年),撤濰州;同年改青州為北海郡,移治益都,轄 10縣,其中益都、北海(治今濰城)、下密、壽光、臨朐、都昌、營丘(在今昌樂縣) 7縣在今市境內。

  高密郡,583年(隋開皇三年)郡廢,置膠州;585年(隋開皇五年)改膠州為密州,州治東武;607年(隋大業三年)復改密州為高密郡,郡治諸城。轄7縣,其中諸城、安丘、郚城(治今安丘縣西南紅沙溝鎮)、高密4縣在今市境內。東莞屬今諸城、 五蓮、沂水3縣地。

  瑯琊郡之莒縣東北部,屬今五蓮縣地。

  唐、五代

  唐初改郡縣制為州縣制。636年(唐貞觀十年),唐太宗倣漢武帝之制, 又在州縣之上設監察區,稱為“道”,劃全國為10道。733年(唐開元二十一年),分為 15道。742年(唐天寶元年)改州為郡。758年(唐乾元元年),復改郡為州。“安史之亂”後,節度使集地方軍、政、財、權于一身,道成為一種行政區域,地方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從907-960年,為“五代十國”時期,其建置隸屬,沿襲唐制。 唐代,

  以741年(唐開元二十九年)的行政建置為準,今市境屬河南道,青、密2州。

  青州,州治益都。618年(武德元年)改北海郡為青州。621年(武德四年)置青州總管府,管青、濰、登、牟、莒、密、萊、乘8州。青州領益都、臨朐、臨淄、 般陽、樂安、時水、安平等7縣。625年(唐武德八年),省乘、濰、牟、登4州及般陽、樂安、時水、安平4縣,並以原濰州之北海,乘州之千乘、壽光、博昌 4 縣來屬。742年(唐天寶元年),改青州為北海郡。758年(唐乾元元年)復改郡為州。後為平盧淄青節度治。五代因之,領7縣,其中益都、壽光、臨朐、北海(治今濰城)4縣在今市境內。

  密州,州治諸城。622年(唐武德五年)由高密郡改置。領諸城、安丘、高密3縣。634年(唐貞觀八年)省莒州,以莒來屬。742年(唐天寶元年 ) 又改密州為高密郡。758年(唐乾元元年)復為密州,五代相因。轄4縣,其中諸城、高密、輔唐( 唐乾元二年由安丘改置,五代梁復名安丘,五代唐復名輔唐,五代晉改為膠西,五代周因之)3縣在今市境內。此外,莒縣北部屬今五蓮縣地。

  宋

  北宋政權建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宋初廢道,罷除節度使職權,所有的州直屬中央。997年(宋至道三年), 宋太宗在州之上設置介於監察區與行政區之間的建置“路”,並於每路設3名以上長官,互相牽制, 使之無法與中央抗衡。地方形成路、州、縣這種介於三級和二級之間的建置。仁宗天聖年間,由15路析為18路;神宗元豐時,又析為23路。至1122年(宋宣和四年),全國分為26路,4京府,30府,254州,63監,1234縣。以1111年(宋政和元年)的政區設置為準,今市境屬京東東路,青、濰、密3州。

  青州,州治益都,領6縣,其中益都、壽光、臨朐3縣在今市境內。

  濰州,州治北海。962年(宋建隆三年)以北海縣建北海郡,964年(宋乾德二年)升為州。領北海、昌邑、昌樂3縣。

  密州,州治諸城。領5縣,其中諸城、安丘、高密3縣在今市境內。

  金

  金滅遼和北宋之後,1126年(金天會四年),金太宗著手建立中央集權政權機構。熙宗年間(1136-1149年),倣遼、宋之制,地方行政建置實行路、州(府)、 縣三級制。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設置20路,以總管府駐地為路治,今市境當時屬山東東路,置益都府及濰、密2州。

  益都府,府治益都,為總管府。領7縣,其中益都、臨朐、壽光3縣在今市境內。

  濰州,州治北海。轄北海、昌邑、昌樂3縣。

  密州,州治諸城。轄4縣,其中諸城、安丘、高密3縣在今市境內。

  另外,莒州轄今五蓮縣地。

  元、明、清時期

  元

  元統一全國之後,在中央和地方政權之間首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開始了我國歷史上政權機構的行省時期。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全國置11個行省和京都近畿的中書省,185路、33府、359州、1127縣。以1330年(至順元年)的政區為準,今市境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元初置,1309年(元至大二年)將益都、濟南、般陽3 路及寧海1州隸屬宣慰司,此後治所移至益都路。1341年(元至正元年) 改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都元帥府。

  益都路,設總管府,府治益都。轄錄事司、6縣(直屬)、8州,其中益都、壽光、臨朐3縣(直屬),濰、膠、密3州在今市境內。

  濰州,州治北海。元初轄北海、昌邑、昌樂3縣。1337年(元至元三年), 省昌樂入北海縣。

  膠州,州治膠西。金為膠西縣,屬密州。元太祖于縣置膠州,轄3縣, 其中高密縣在今市境內。

  密州,州治諸城。轄諸城、安丘2縣。

  此外,莒州仍轄今五蓮縣地。

  明

  明朝建立後,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行政機構中廢除行中書省的建制,在全國先後設京師、南京兩直隸和13個承宣佈政使司,下設府、州、縣3級。全國為2直隸、13布政使司,分統140府、193州、1138縣。以1582年(明萬曆十年)的行政設置為準,今市境置青州、萊州2府,屬山東承宣佈政使司。

  青州府,府治益都,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置。1736年(明洪武九年)領1 州、13縣,其中益都、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6縣在今市境內。 莒州東北部為今五蓮縣地。

  萊州府,府治掖縣。1368年(明洪武元年)置。領平度、膠州2州,5縣。平度州,州治平度,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改膠水縣置,領濰、昌邑2縣。

  膠州,州治今膠州市。今高密縣屬之。

  清

  清統一全國後,專制中央集權不斷強化,不僅中央機構重疊、官僚隊伍龐大,而且地方政權機構也形成層層統轄的嚴密統治網。地方行政設置實行省( 特別區與之平行)、府(省屬廳、州與之平行)、縣(府屬廳、州與之平行)三級制。同時, 在省、府之間還分設諸道。道原為監察區,從乾隆時開始專設“守道”(在固定轄區)和“巡道”(分巡某區或專管刑獄)。清朝前期,全國劃為18省、5個將軍轄區、2個辦事大臣轄區和內蒙古旗盟。清末,全國劃為22個省,轄1700余府、州、 縣。 以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的政區為準,今市境為青州、萊州、沂州3府所轄, 屬山東省。

  青州府,府治益都。領11縣。其中益都、壽光、臨朐、安丘、昌樂、諸城6 縣在今市境內。

  萊州府,府治掖縣。領平度州及掖、濰、昌邑3縣,其中濰、昌邑2縣在今市境內。

  沂州府,府治蘭山(今山東臨沂市),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升沂州置。今五蓮縣屬之。

  此外,膠州直隸州所轄之高密縣在今市境內。

  中華民國時期

  國民政府政區

  國民政府行政建置初沿清制,1913年(民國2年)廢府、州,實行省、道、 縣三級制。今市境內當時的濰縣、昌邑、高密、益都、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9縣屬膠東道(駐煙臺)。

  1925年(民國14年)改劃萊膠道、淄青道。今市境內當時的濰縣、昌邑、高密、安丘、諸城、昌樂6縣屬萊膠道;壽光、益都、臨朐3縣為淄青道所轄。

  1927年(民國16年)裁道,以省領縣,今市境各縣(市、區)均直屬山東省。

  1938年(民國27年)山東省設3個行署。1945年改為6個政府辦事處,下設17個行政督察區。此間,濰縣、安丘、昌樂、益都、臨朐5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壽光縣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高密、昌邑、諸城3縣屬第十七行政督察區(昌邑縣1947年起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直到1948年昌濰全境解放。

  民主政府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1月市境被日軍侵佔。 在抗日的烽火中,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山東抗日民主政權相繼建立,諸膠邊、益壽臨廣邊、膠高等抗日根據地逐步發展形成所轄政區。

  1941年,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劃全省為6個行政區。1943 年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改6個行政區為5個主任公署、1個直屬專員公署,轄18個專署區。 今市境內當時的高密縣屬膠東行政區南海專署區;臨東、臨朐、安丘、淮安4 縣屬魯中行政區沂山專署區;益都縣屬魯中行政區魯山專署區;昌邑、壽光2 縣及壽濰直屬區屬清河行政區清東專署區;藏馬縣屬濱海區濱中行署區(相當專署),諸莒邊屬濱海區濱北行署區;益壽臨廣四邊辦事處直屬主任公署。

  1943年底,各行政主任公署改稱行政公署。1944年初,冀魯邊區與清河區合併為渤海區行政公署。1945年4月,濱海專署改為濱海行署,原轄的3個行署均改為專署。

  1945年8月,山東省政府成立,轄5個行政公署、21個專員公署。今市境內當時的濰北、濰南、昌北、昌南4縣屬膠東行署西海專署區; 膠高縣屬膠東行署南海專署區;臨東、臨朐、安丘、淮安4縣屬魯中行署沂山專署區; 益都縣屬魯中行署魯山專署區;濰縣、壽光2縣及益壽臨廣四邊屬渤海行署第五專署;高密、諸城2縣屬濱海行署第一專署(濱北);藏馬縣屬濱海行署第二專署。

  1946年春,山東解放區行政區劃又有變動。今市境內當時的昌邑、濰縣、濰南、昌南4縣屬膠東行署西海專區,膠高縣仍屬南海專區;臨朐、淮安、安丘、 昌樂、益都5縣屬魯中行署第三專署(沂山區);壽光、益壽2縣及羊角溝市屬渤海行署第三專署(清河區);諸城、藏馬、高密3縣屬濱海行署第一專署(濱北區)。

  1947年5月12日五蓮縣建立,屬膠東行署濱北專署。

  1948年4月27日濰縣解放,4月29日濰坊特別市(省直轄)建立,市政府駐濰城,以濰城、坊子之簡稱命名,轄濰縣城、東關、南關、北關、坊子、望留6個區(1948年7月,望留區劃歸昌濰專區,1949年4月二十里堡區由濰縣劃入)。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為省轄市。

  1948年6月,昌濰專區建立,駐昌樂。轄昌樂、濰縣、安丘、壽南、益臨5縣。

  1948年12月,省直轄之益都縣劃歸昌濰專區。次年7月專區機關遷駐益都。

  附:日偽政府政區

  1938年初,山東大部地區被日軍侵佔,3月建立日偽政權“山東省公署”, 下設道領縣。今市境當時的諸城、高密2縣屬魯東道;安丘、濰縣、昌邑、昌樂、 臨朐、益都、壽光7縣屬魯南道。1940年全省改4道為10道。濰縣、高密、安丘、昌樂、昌邑5縣屬萊濰道(駐濰縣);益都、臨朐、壽光3縣屬青州道(駐益都);諸城縣屬沂州道。至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偽政權告終。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地方行政區劃進行過多次調整。 全國地方政區基本穩定於省、地(市)、縣3級。現濰坊市域1949年到1988年, 地專級行政建置主要為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濰坊市,以下領縣。 1949 年到1958年1月前,縣下設區鄉;1958年1月至3月,撤區並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1983年,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改革行政機構,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縣下撤公社設鄉鎮。建國後本市行政建置記述如下。

  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1年又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署。

  1949年6月,魯中南三專署所轄之淮安、丘南、臨朐3縣劃歸昌濰專區。昌濰專區時轄:昌樂、濰縣、安丘、丘南、淮安、壽南、益臨、益都、臨朐9縣。

  1950年5月25日昌濰專區駐地由益都遷至濰坊,原膠東區西海專署所轄之昌邑、昌南、濰北3縣,及渤海區清河專署所轄之壽光、益壽2縣劃歸昌濰專區。昌濰專區時轄:濰坊市(縣級),昌樂、濰縣、濰北、昌邑、昌南、安丘、丘南、淮安( 後改名濰安)、壽光、壽南、益臨、益都、益壽、臨朐14縣。

  1952年7月,撤銷益臨、益壽、濰安3縣。1953年7月24 日原淄博專區所轄之臨淄縣劃歸昌濰專區。同時撤銷濰北、丘南、壽南3縣。昌濰專區時轄:濰坊市(縣級),昌樂、濰縣、昌邑、昌南、安丘、壽光、益都、臨朐、臨淄9縣, 及羊角溝直屬區。

  1955年3月,博山縣由淄博市劃入昌濰專區。 同年撤銷羊角溝直屬區併入壽光縣,昌濰專區時轄:濰坊市(縣級),昌邑、濰縣、昌南、壽光、昌樂、益都、臨朐、安丘、臨淄、博山10縣。

  1956年,膠州專區撤銷。其所轄之膠縣、膠南、藏馬、五蓮、諸城、高密6 縣及萊陽專區的平度縣一併劃入昌濰專區。同年,藏馬縣撤銷,昌南併入昌邑縣。昌濰專區時轄:濰坊市(縣級)和濰縣、益都、昌邑、壽光、昌樂、臨淄、臨朐、安丘、諸城、高密、五蓮、博山、膠南、平度、膠縣15縣。

  1958年10月,濰縣併入濰坊市(縣級),博山劃歸淄博專區,臨淄併入益都縣,膠南、膠縣劃入青島市。昌濰專區時轄:濰坊市(縣級),益都、昌邑、密、安丘、諸城、五蓮、壽光、昌樂、臨朐、平度10縣。

  1961年,膠南、膠縣復歸昌濰專區。臨淄、濰縣恢復原建制,仍屬昌濰專區。

  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轄濰坊市(縣級)和益都、昌邑、 高密、諸城、昌樂、臨朐、壽光、安丘、濰縣、五蓮、平度、膠縣、膠南、臨淄14縣。

  1969年12月,臨淄縣劃歸淄博市。1977年增設黃島區,屬昌濰地區。1978年膠南、膠縣及黃島區劃歸青島市。昌濰地區時轄:濰坊市(縣級)和益都、昌樂、安丘、臨朐、濰縣、壽光、昌邑、高密、諸城、五蓮、平度11縣。

  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所轄縣(市)不變。

  1983年10月,撤銷濰坊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沿用原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同時,平度縣劃歸青島市,原濰坊市(縣級)和濰縣析置為濰城、寒亭、坊子3個區。濰坊市時轄:濰城、寒亭、坊子3區,益都、壽光、昌樂、臨朐、昌邑、高密、安丘、諸城、五蓮9縣。

  1986年3月1日,撤銷益都縣,設立青州市(縣級),歸濰坊市代管。

  1987年7月,撤銷諸城縣,設立諸城市(縣級),歸濰坊市代管。

  1992年12月7日,五蓮劃歸日照市管轄。

  1994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奎文區。

  至此,濰坊市轄奎文、濰城、寒亭、坊子4區,青州、諸城、壽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樂、臨朐2縣。

  至2007年10月,全市有67鎮、1鄉、49個街道辦事處,9874個自然村。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
分享到:
相關鏈結
我要評論
合作帳號: 登錄 註冊|忘記密碼?
註冊>>
登錄
下次自動登錄 忘記密碼?

合作帳號登錄

×
航拍中國更多 >>
紀錄片《兩個威廉的長城》更多 >>

©iPanda熊貓頻道 京ICP備10003349號

860010-1159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