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原標題:
“本科卓越教育行動計劃”涵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專業內涵建設、教學團隊建設、本科教學資源平臺建設、對外交流與合作、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其核心內容包括:實施“豐學拓展計劃”,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拓展學習空間和發展空間,逐步推進雙學位(輔修)教育;實施“本科教學基礎工程”,強調本科教學內涵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開放共享體系、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政策保障機制等,簡稱“1121”即“一個計劃、一個工程、兩個體系和一個保障機制”。
特色培養——構建多元、普惠、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立德樹人,通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支持學生個性化、興趣化、選擇性學習,使學生的大學生活更加快樂、陽光,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健康成長。近年來,先後開設了郎世俊自動化創新實驗班、錢三強英才班、方肇倫實驗班、“人工智慧與計算”實驗班、生物醫學工程尖子班、採礦工程創新實驗班、冶金工程創新實驗班、英語實驗班等特色班,構建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設了冶金工程專業卓越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班、生物醫學工程卓越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班等,構建了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瞄準國際上對會計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開設了會計學專業ACCA方向班,構建了會計行業高端人才培養模式;開設了“互聯網+金融”方向班,實現了跨學院培養高端交叉複合型人才;嘗試了冶金工程專業學—碩—博貫通培養,探索了跨層次培養專業領軍人才;開設了軟體工程日語、英語班國際班、留學生班及生物醫學工程國際班,推進本科教育的開放共享,加快了國際化的進程。
大類招生,寬口徑培養
為進一步深化本科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綜合考慮學科專業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等因素,我校實施大類招生。全校67個本科招生專業按23個類(專業)招生,進行寬口徑培養。除特殊類別外,多數大類學生在入學一年後按照學生申報志願及第一學年總平均學分績點排名,在所屬大類內進行專業分流。
23個大類(專業)包括:公共管理類、人文科學試驗班、外國語言文學類、設計學類、音樂表演專業、經濟管理試驗班、理科試驗班、工科試驗班①、工科試驗班②、材料類、機械類、自動化類、機器人工程專業、計算機類③、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④、生物醫學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生物工程類、建築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智慧醫學工程專業、人工智慧專業。
註釋:①工科試驗班(含冶金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②工科試驗班(含土木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安全工程、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
③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
④計算機類(含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信息安全)
暢通學生轉專業渠道
為全面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促進優秀拔尖學生的脫穎而出,使學生興趣愛好與所學專業相契合,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學習環境,學校允許非定向培養的新生在入學一年後,按照相關規定申請轉專業。轉專業類型分為學業優秀類、學科專長類、學業困難類和其他類四種類型。藝術類、體育類、普通類三者之間不能跨類別轉專業。
免試推薦研究生
學校根據有關文件規定遴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遴選工作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全面考查、綜合評價、擇優選拔”的工作方針,嚴格按標準進行;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按程序進行,對實施細則、各種排名、推免名額、資格名單等重要數據進行公示。學校尊重學生自主權,凡取得推免資格者可以自主選擇本校或者外校攻讀研究生。
境內外交流項目
學校積極拓寬交流渠道,搭建海內外交流平臺,設立多種長、短期學生交流項目,充分利用境內外優質教育資源,鼓勵和強化本科生的“第二校園經歷”,不斷豐富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截至目前,學校已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243所境外高校或科研機構簽訂了校際交流協議,並與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境內7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培養協議。同時,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交流項目,學校正積極推進交流生獎學金制度,為學生順利完成交流項目提供部分經費支持。
開設暑期國際課
本科人才培養工作將瞄準國際學科前沿,始終面向國際科技發展新趨勢,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教育國際化。自2015年以來,我校連續四年實施國際化課程群建設項目,共建設暑期國際課程113門次。
暑期國際課程採用全英文授課模式,面向全校本科生開放,授課教師陣容強大,講授課程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新穎,獲得同學們一致好評。暑期國際課程的開設使學生有機會在校園內選修國外知名大學課程,為同學們接受世界文化熏陶、體驗出國留學、了解國際學術大師提供機遇。
文章來源:東北大學招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