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深圳8月20日電(記者黃浩苑)“安子新家政公司”的負責人安子最近正忙著出版她的第十四本新書《五常家政管理培訓教程》。“打工妹”出身的她説:“這是一本專門寫給從事家政服務的打工妹的書,希望能幫助他們儘快提高勞動技能,融入都市生活。”
從流水線上的一名插件女工,到作家、董事長、深圳十大傑出青年,安子一直是深圳打工者心中的傳奇。談起自己伴隨特區成長的經歷,安子感慨地説:“深圳是一片最活躍的天地,每個人都有做太陽的機會。”
安子原名安麗嬌,1984年16歲的她隨表姐從廣東梅州來到深圳,當時她只有初中文化,不會講普通話,穿著媽媽做的花布衣裳。
改革開放以來,數以百萬計的外來打工者像安子一樣涌到深圳。他們為特區的飛速發展流下汗水和淚水,深圳則為他們搭建起實現夢想的舞臺。
安子的第一份工作是流水線上的插件工。“當時每天加班超過4小時,一天幾乎是14至16小時瘋狂地幹,但是每個月工錢就只有100多元。不工作的時候,我手指的神經都在跳動。”安子説。
當時的深圳正處在高速發展期,一天一個變化,荒山一眨眼就變成了平地,平地一眨眼就拔起一座座高樓。安子也在一天天變化,普通話説得越來越流利,插件插得越來越利索,工資也從100多元增加到三四百塊,但是安子並不滿足於此。
安子從1986年開始寫作,當時她在日記裏寫道:“未來我要成為企業家和作家。”對於當時只是一個打工妹的她來説,這樣的抱負似乎異想天開,但是深圳這片充滿機會的土地,令安子慢慢展開夢想的翅膀。
改革開放之初的深圳求賢若渴。但安子多次跳槽求職卻因為文化和學歷的因素被拒之門外。“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就是要考上深圳大學”。工作之餘,安子開始拼命補習,用三年的時間惡補初高中六年的知識。“當時我穿著工裝去學校上學,與別人非常不一樣,經常引來異樣的眼光。”
7年來,安子打工的全部積蓄都用於讀書,為了讀書常被炒魷魚,她曾經想放棄,想逃離深圳,但是她咬牙堅信“深圳不會拒絕努力追夢的人”。
1991年安子從深圳大學畢業,同年,《深圳特區報》開始連載她的打工小故事《青春驛站——深圳打工妹寫真》。“我把親眼看到的打工仔、打工妹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他們的拼搏精神、創業夢想、對生活的渴望、遭受過煉獄般的磨難,他們身上有一種無比堅強的力量,激勵著自己,也激勵著別人。”
安子幾乎在一夜間成了打工者的偶像,她的經歷激勵著成千上萬來到深圳尋夢的人。1992年,安子當選“深圳十大傑出青年”。
之後,安子開始創業,開創了深圳第一個“打工者之家”,註冊成立了“安子新家政服務公司”,並繼續自學和創作,獲得了研究生畢業證書。如今安子已經有了4家公司,管理上萬名員工,其中,“安子新家政公司”是深圳知名的企業。
2008年12月18日,中國唯一一個以改革開放歷史為核心內容的博物館--深圳市新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有關安子的展品佔據其中一個展臺,她的打工生涯和創業經歷,和深圳一起共同銘刻在中國的改革開放歷史上。
2009年,深圳的幾位打工者作為“中國工人”的代表登上了《時代》人物排行榜。《時代》週刊這樣描述他們:在深圳一家LED工廠,記者遇到了一群年輕的男女,他們都是外地來深圳的務工人員,同時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完)
責編:王玉飛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