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深圳蛇口:那些難忘的“春天的故事”

 

CCTV.com  2010年08月25日 15: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深圳特區報  

  一個著名口號的誕生過程

  談到蛇口,就不能不提及袁庚提出的那個著名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招商局為加快蛇口港施工進度而實行獎勵制度,引起了一場爭論。在這個事件的啟發下,時任蛇口管委會主任的袁庚提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以期鼓勵加快推進蛇口工業區的建設。然而,口號提出後,立即掀起軒然大波,遭到部分人員的強烈反對。有人還給它貼上了資本主義的標簽,但袁庚依然力排眾議,1981年底,一塊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標語牌第一次矗立在蛇口工業區最顯眼的地方。

  儘管如此,袁庚依然感受到外部強大的壓力,他開始就這個問題求教一些領導和專家,希望得到正面支持。1983年下半年,袁庚在與谷牧副總理談起這個口號時説:“我是準備帶‘帽子’的,有人説是資本主義的東西。”谷牧笑而不答。1984年1月26日,鄧小平視察蛇口。在“海上世界”遊船上,袁庚斗膽向鄧小平提起這個敏感的話題。鄧小平隨之作了肯定的答覆:“對”。袁庚總算吃了一顆定心丸。

  1984年2月24日,鄧小平在與中央領導談話時,有這樣一段寓意深刻的話:“深圳的建設速度相當快……深圳的蛇口工業區更快,原因是給了他們一點權利,500萬美元以下的開支可以自己做主,他們的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得到小平同志的肯定和讚許,“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從此傳遍中華大地,逐步成為人們的共識和行為準則,被譽為“衝破思想禁錮的第一聲春雷”。

  風靡一時的蛇口模式

  在特區的改革發展過程中,“蛇口模式”是一個常常與“深圳速度”相提並論的話題。

  上世紀80年代初,蛇口工業區創辦以來所取得的矚目成就,開始在國內外産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並被各大媒體爭相宣傳報道。1981年6月6日,新華社播發題為《蛇口工業區建設速度快》的電訊。第二天,《人民日報》全文刊登新華社的電訊稿,並強調指出,蛇口工業區由於“充分發揮企業自主權,運用經濟辦法建設”,“不到兩年在荒灘上完成了整個工業區的基礎工程和公用設施建設,開始了一系列工廠企業建設,‘蛇口方式’已引起人們廣泛注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用英文播發這篇稿件時,又將方式譯為“model”(意即模式)。

  接下來,在1981年11月23日召開的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時任國家進出口管委會副主任的江澤民向常委們“特別介紹”了蛇口工業區。他強調指出,“蛇口的管理方式,為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蛇口模式”一經提出,反響巨大。

  1982年,有關方面曾對蛇口模式進行過總結,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的內容:(一)從艱苦的基礎工程做起,為外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二)按經濟規律辦事,為投資者提供優惠條件,用經濟手段與科學方法從事建設和經營管理。(三)加強領導,精簡機構,政企分開,官商分開,官辦官事,商辦商事,權力下放。企業擁有充分自主權,政府不干預企業內部事務。(四)依法辦事,按照國際商業慣例行事,重合同,守信用。(五)內外結合,善於利用香港和外國的充裕資金和先進技術,積極引進外資,結合國內豐富的人力和土地資源,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發展外向型經濟。

  1985年底,蛇口工業區又分12個專題全面總結蛇口建設和改革的經驗,以期完善和充實蛇口模式的內容。這些專題充分顯示了蛇口模式的兩大特徵,即外向型的經濟和企業的民主管理。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