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汕頭特區人懷著復興百年商埠的夢想振奮而起,高高掄起那填平沙丘的第一鋤,自此,汕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顯著的成就。
今年的8月26日,是汕頭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紀念日。
30年前的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在汕頭市龍湖區試辦經濟特區。1984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52.6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1991年4月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
30年前,汕頭特區人懷著復興百年商埠的夢想振奮而起,高高掄起那填平沙丘的第一鋤,自此,汕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顯著的成就。
“東方猶太人”的智慧
汕頭得名,即和商業有關,因為過去這個小漁村裏有不少鹽販,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為方便起見,於是將此地名稱為“汕頭”。汕頭與潮州、揭陽、汕尾等幾個市構成了著名的潮汕地區,這個區域作為廣東三大文化組成塊之一(另兩個為粵文化和客家文化),有著獨特而濃郁的民俗風情。
汕頭人的美食和經商頭腦是世界聞名的,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中國最早的五個經濟特區中,其中4個都是以地理位置而獲得,而惟獨汕頭是以華僑資源而獲得此殊榮。
汕頭特區因僑而立,那麼,“僑鄉經濟”成為汕頭特區的最大特色。目前汕頭在海外鄉親340萬人,遍佈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汕頭經濟特區也已同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係。
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第一位主任劉峰曾回憶説,1982年,特區管委會遷入現場辦公,資金緊,大家只能勒緊褲腰帶。辦公傢具不夠,有人只能坐在鐵箱木箱上辦公。他自己每天5點多起床,慢跑加步行5公里到現場,坐在單位食堂前一碗稀飯一碟鹹菜,吃完就去上班。後來有人戲論當年,稱之為“鹹菜資本主義”。
雖然條件異常艱苦,但人心齊泰山移,汕頭集中力量,利用中央給予的特殊政策與靈活措施,短短數年間,迅速發展了電信、能源與交通等基礎設施,為汕頭特區招商引資之路掃清了硬體障礙。汕頭經濟特區成立30年,可謂榮譽滿載。
30年GDP增長26倍
論地理位置,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汕頭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市區距香港187海裏,
距台灣高雄180海裏。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的美稱。
汕頭是中國18個樞紐港之一。全特區擁有5000噸級以上的泊位18個,其中萬噸泊位6個,貨輪直通國內沿海港口和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60多個港口,港口吞吐量從1981年的336萬噸提高到2007年的2300萬噸;廣梅汕鐵路與京九鐵路連通,貫穿全國各地,成為全國鐵路幹線的又一齣海口;海灣大橋、礐石大橋和深汕高速公路已全線通車,將深圳、汕頭、廈門三個經濟特區連接起來,全特區開闢客運線170多條,直通華南、華東、西南等主要城市;另外,汕頭機場開通國際、國內40多條航線,已形成以海港、空港為中心,高等級公路、鐵路為骨架的海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
從1981年至2009年,汕頭市 GDP由 12.62億元增至1035.73億元,增長26倍,年均遞增12.5%;人均GDP由419元增至 20382元,年均遞增10.4%。2009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8.54億元,比1981年財政收入1.18億元增長48.6倍,年均遞增15.0%。
此外,汕頭人的創業與創新精神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汕頭專利申請量居全省地級市第四位,擁有中國名牌産品10件,國家免檢産品30個,全國馳名商標12件,廣東省著名商標131件,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二位。
在中國當下提出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時候,汕頭特區其實早已走在了全國城市的前列。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繡花”之喻。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汕頭經濟以批發零售、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行業為主體的第三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新興服務行業發展迅速。2009年,全市第三産業增加值408.72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2.59億元,分別是1981年的24.3倍和83.2倍。
而作為中國最有活力的民營經濟,其增加值佔汕頭全市一半以上,是汕頭市規模經濟的推動力量、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主體和品牌經濟的重要載體。2007年、2008年、2009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民營經濟表現出頑強的抗風險能力,如今,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汕頭市國民經濟構成中分量最大、增長最快、活力最強的根本力量。(劉書艷)
責編:王玉飛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