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特區三十年:深圳文化産業為“沙漠説”正名

 

CCTV.com  2010年08月25日 14:1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深圳8月24日電 (記者 鄭小紅)不少早期的深圳建設者始終認為,外界對深圳“文化沙漠”的評價是個很大誤區,深圳不是沒文化,而是人們更多地關注了深圳經濟發展的奇跡,而忽略了她原本也具有的歷史深度和文化內涵。

  在30年間吸納了無數知識分子、文化名人、經濟強人的加盟後,深圳的文化産業蓬勃崛起、風頭愈來愈勁,而今正書寫著與經濟發展同樣令人矚目的另一個“驚嘆號”。

  在上海世博會上,深圳館的“大芬村——一個城中村的再生故事”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參觀者,這個故事闡述大芬村通過大量複製油畫,加入到全球化産業鏈條,現在又開始探尋原創轉型之路的歷史。大芬村的歷史,不過是深圳30年文化産業變化的一個案例。

  按下深圳有多處上古人類活動的遺址、有近千年連續的典籍記載、有巍巍的古城和湛藍的海洋文明、有數百年抗擊外侮的壯烈篇章、有厚重的歷史與文化積澱等不表,單説現代意義上的文化産業的發展,也和深圳30年經濟快速發展同步。

  深圳的文化産業上世紀80年代隨著城市更新和對低端加工業轉型升級而産生。1985年,翡翠動畫設計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深圳動漫的發端,隨後,太平洋、彩菱、朝日等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深圳,《獅子王》、《人猿泰山》、《小熊維尼》等享譽全球的動畫片都留有深圳動漫人的印記。上世紀90年代中期,深圳文化産業逐漸由加工向原創轉型,中國第一部最長的動畫系列片《小糊塗神》便是深圳動漫人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原創作品。在十幾年的加工史中,深圳培養、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國內最優秀的動漫人才,被譽為“中國動漫黃埔軍校”。

  2004年起,深圳提出“文化立市”戰略,開始發展高層次文化産業,努力建設“圖書館之城”、“鋼琴之城”、“設計之都”和“動漫基地”,以此作為文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點和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品牌。2005年初,深圳又把“文化産業”確定為第四大産業,一批創意設計、動漫遊戲、新媒體、高端印刷等文化科技型企業開始揚名,同時,在文博會的主推下,深圳成為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先鋒城市。

  “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遊”的新模式産生,形成擁有較強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的文化企業。到2009年末,深圳文化産業增加值已達人民幣531億元,佔GDP的比重上升到6.48%。

  近年來,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廣播、電影、電視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核心層文化産業佔深圳文化産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20%;文化産品製造和銷售、出版和版權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三大傳統優勢行業成為文化産業的主要支撐力量。

  如今,深圳又訂立了從“文化立市”向“文化強市”轉變的目標:以數字內容産業發展為主攻方向,以創意設計、動漫遊戲、數字視聽、新媒體、現代印刷、文化旅遊、演藝娛樂、高端工藝美術為八大重點領域,使文化産業與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與城市功能優化、與深港共建國際大都會緊密結合。

  預計到2015年,深圳文化産業增加值將達到1300億元左右,年平均增長13%左右,佔GDP的比重達到9%左右。到2020年,完成文化産業發展空間佈局規劃確定的園區、基地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産業集群,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2300億元人民幣左右,佔本地GDP的比重達到11%左右,增長速度達到12%以上。

  相信而立之年、逐漸走向成熟的深圳,文化産業能夠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完)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