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經濟特區“三十而立”之時再憶小平

 

CCTV.com  2010年08月24日 16: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再過幾天,就是深圳、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三十而立之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特區發展帶來的巨大成果以及越來越多的新特區在中華大地出現,充分説明特區是個好東西,“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這不禁讓我們想起“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老人”——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各族人民敬愛的鄧小平同志。

  鄧小平為特區嘔心瀝血。眾所週知,鄧小平同志是創辦經濟特區的主要決策者。早在1979年4月,他在聽取當時中共廣東省委主要負責人的彙報後説,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叫做特區;陜甘寧就是特區嘛。把特區與當年在國民黨統治下的地盤內開闢出的共産黨領導的陜甘寧邊區相提並論,其制度變革的苦心與決心一目了然。鄧小平還説,中央沒有錢,要你們自己搞,殺出一條“血路”。這充分顯示了戰略家特有的膽略和氣魄、決心與鬥志。次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並頒布《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明確規定:“為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置經濟特區。”中國經濟特區就這樣誕生了。特別是深圳特區,這是鄧小平同志親自開闢的最早的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之一。但是,特區建設也遇到不少困難和阻力,有些人對辦特區持懷疑觀望態度,有不少爭論,爭論最多的是關於深圳以及其它地方類似做法到底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是年1月24日,鄧小平到深圳視察,感覺深圳速度、深圳精神和深圳環境,欣然給深圳特區題了詞,肯定了深圳特區的建設成就。尤其是1992年早春,小平同志南巡考察,看到特區繁榮興旺、生機勃勃的景象,十分高興,增加了信心,與省市負責人親切交談。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説,深圳的建設成就,明確回答了那些有這樣那樣擔心的人;特區姓“社”不姓“資”;“珠海經濟特區好”。在廈門,還要求“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這給特區建設以決定性的支持,堅定了人們辦特區的決心和信心,使特區的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深圳成為特區的典範。鄧小平南巡時,發表了重要講話,諄諄告誡:“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深圳沒有辜負重托。過去30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呵護下,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廣東省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概,不辱使命、敢為人先,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從昔日一個邊陲小縣崛起為一座交通發達、功能完備、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城市,創造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深圳速度”,30年來GDP年均增速達25.8%,經濟總量迅速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新模式,以巨大的勇氣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取得了以高産出、低消耗、低污染為特徵的新時期“深圳效益”;堅持解放思想,進一步更新觀念,孕育了集中體現時代風貌的“深圳精神”,即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開放精神,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新精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和“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創業精神,不畏艱險、勇於犧牲的拼搏精神,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關愛精神,顧全大局、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奉獻精神。在中共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會上,市委書記王榮作工作報告時,重提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將在新的起點上“走出一條新路”。總之,深圳特區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探索和貢獻。

  試驗區成為特區的延續。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則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經濟特區這一“最大的解放思想、最大的改革開放”,正是我們黨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實踐依據。後來,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多形式多層次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到1993年,全國對外開放地帶的總面積已達50萬平方公里,包括339個縣市,3.2億人口。這些地區雖然沒有用特區之名,但或多或少享有特區之實,各種政策、制度的優惠只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不同。尤其是新世紀最近幾年以來,國家先後批復了一系列有名有實的新“特區”,從上海浦東新區到天津濱海新區,再到重慶成都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武漢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區,瀋陽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浙江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海南國際旅遊島,雲南省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等,明確提出建設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涵蓋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兼顧了區域差異和生産力發展階段性差別,初步形成了東中西互動、多層次推進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格局。特別是制度變革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城鄉關係、土地開發和環境保護等多個經濟社會領域和權力授予、權力運行、權力制約等多個政治領域同步推進改革,形成了相互配套的政治經濟社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今日之中國,已經進入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新階段。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既是特區的延續點,更是新時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戰場,也是率先推進國家發展戰略的先行區和示範區。這是黨中央和國務院英明的決策,也是鄧小平心血的結晶。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