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 >

陳峰:大國發展不能僅依靠自身的資源與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6日 15: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 4月14-1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中國網絡電視臺將全程直播本屆年會。

  在“民營企業的全球化挑戰”會議中,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表示,中國沒有別的路,必然是海洋路線,就是走出去。大國的發展僅僅依靠自身的資源、自身的市場不可能出現持續發展的。

  以下為發言實錄:

  宋立新:門當戶對、自由戀愛是保會長的建議。我們今天討論的時候網友説有錢的再出去,很多人舉例説廣東人下南洋,大多數人成為了地頭蛇,很多浙江的人去了美國,現在在唐人街做餐館。每個人的發展方向不一樣,決定了境遇的不同。接下來兩位嘉賓都有資本的故事,他們都走在民營企業家的前頭。首先介紹一下陳峰,海航集團的董事長,我認識他的時候還是一名官員,當時他在海口附近很簡陋的小餐廳裏説起他海航夢想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是天方夜譚,因為當時他連飛機的翅膀都買不起。而現在海航發展到今天,總資産的盤子,包括他們去年的營業額都已經接近千億了,從這樣的發展路程來講,陳峰説網上流傳了多種的故事,他跟索羅斯講了什麼樣的故事開啟了海航國際化合作的道路,請陳峰講一講。同時我們要做一個預告,因為在座的各位,咱們這樣的時間很容易犯困,如果大家堅持到最後,陳峰會以説書的結束今天的論壇,因為他13歲的時候在天橋學説書。

  陳峰:有時候天下的事往往分不清,我調侃媒體的故事,説我13歲天橋學説書,我們親愛的主持人就當成真的了。算一下時間,我13歲的時候正好1966年,文化大革命,天橋早關了。所以,人們有時候把一個準確表達的時候,這種技能形容成説書。但有時候聽眾很重要,我看著聽眾坐落不齊,氣洩露了一半,我喜歡人多,人多才能互動。

  今天非常高興安排這麼一個節目討論中國的民營企業全球化的問題。我可以把這個題目改一個名更貼切一些,中國要融入全世界。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中國的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30年當中,雖有發展但距離全球化的標準,按我理解全球化至少有跨國公司的能力,我們還為時過早,雖然這是我們的努力目標,但現在無論從哪一點上都有很長的路。但是中國融入到全世界這是時代的必然,我理解這個問題有三點基本的思考。當然,我們保會長對民營企業很有研究,是我們的前輩,我自己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首先,這是歷史的必然。大家看一看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我們30年以前眼巴巴的盼一個投資者,無論是香港人、台灣人,提破電器我們美得夠嗆,那時候我們是窮小子,家庭負擔重,那麼多人口,沒人看得起我們。現在哪沒中國遊客哪就沒有毛病了,中國人到哪買東西非常嚇人,突然鄰居發現窮小子有錢了,突然發現要靠著她一點。日本、韓國、台灣對中國都是順差,都得靠中國,在地球村上,有時候還跟美國叫板,因此這個時代中了古人的一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全世界的人們也始料不及,大家都沒做好準備,這個是要運程所在。

  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關門鎖國,被帝國主義列強敲開大門,沒有辦法,一百年以後在共産黨領導下,特別是三十年打開大門走向世界,我們不知道世界怎麼樣子,我們邊幹邊學習。三十年中國已融入到這個世界當中,今天這個時代沒有中國人説得什麼論壇,那一定不是論壇,沒有中國人參加,一定不是正經八百的節目,品位、檔次不夠,這就是時代,因為我們在地球當中不可忽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大家高興也好,我們準備好也好,沒有準備好也好都是一個現實,我們大家需要正式這些,需要共同面對中國融入到世界的今天。

  三十年我們學到什麼?學到了如何利用市場經濟,在國際化當中歷練我們自己。但今天三十年以後,未來的中國要參與到世界的大格局當中,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必然選擇。中國沒有別的路,中國必然是海洋路線,我講的海洋路線就是走出去。大國的發展僅僅依靠自身的資源、自身的市場不可能出現持續發展的。我們這個地方地大物不博,毛澤東主席對我們的判斷地大物博,地挺大的,都是毛織地,沒有地方好,巴西、美國比我們好。我們人口又多,要維持這麼多人口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僅僅中國的資源不夠。走向世界,融入到全世界資源的大格局當中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我們需要世界的市場,因為這個市場是中國發展依託的東西,因此這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今天和三十年之初巨大的變化。但是,中國跟一百多年來在西方國家走向世界的性質完全不同,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是靠搶來的,殖民主義的積累過來的,中國人的文化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人願意把相互的和諧,中國人文化骨子裏靠一種融入到世界當中,己力及天下之大利的中國商道精神。我們不光光是獲取,我們同時要貢獻,更主要的是中國民族的素質具有吃苦耐勞,融入當地的本事。黃種人跟白人、黑人結婚,用不了兩三代能力又是黃皮膚了。中國人走到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餐館,説明吃苦耐勞,融入當地文化的能力非常強。這是與當地的融合,也是中國的必由之路。

  再一個,我們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並重。這次利比亞撤離,三萬多人十幾天,海航也參與,我們跟兩大公司飛機飛了十幾年,這麼多人撤離如此之效創造了世界的奇跡。我們在第三國走的時候,在沙漠走半天饑寒交迫,撤離反映了中國國家在為我們中國人提供了一個非常民族、國家的利益。這是最大的利益,我們有國家的背景,還有黨中央支持走出去的戰略,我們有三十年的基礎,我們正在這個時機,遇到難得的機遇。

  但我們有挑戰,我們時間太短,我們這一代企業家是泥腿子出身,我們邊學邊幹,大家非常有興趣聽聽我和索羅斯的故事,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索羅斯看我比較善良,像學説書的,總自學的英文,雖然發音不準,但非常生動。索羅斯説我投資你了,你在哪?我找地圖來,但壞了,非常小。你看到越南了沒有?你知道為什麼輸了嗎?因為你們死不起,大家哄堂大笑,兩個星期以後把錢匯過來了,我們創造了中外合資的航空公司,打開了中國航空的大門,我們邊學邊幹邊走出來的,索羅斯十年後説哥們你幹得不錯,我們投資了。我們用中國會計制度的包容性,我們大家融入在一起,一塊發展。畢竟我們的時間短,我們的人才、經驗,駕馭不同地域文化的能力還剛剛開始,我們需要學習,我們需要向人們學習。最後,我們能做到什麼呢?剛才保會長講了,政府應該把走出去作為國家的,應該把民營企業作為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力量,不排除我們的國軍,不管怎麼樣都是國家的利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現在有一個指導思想,中國走出去為了人類的幸福和和平,這個指導思想不光為中國自身,這個大理念應該給予支持。

  再有在政策法規方面手續進一步簡化,支持力度大一點,最重要的是企業自身,不管什麼樣的企業都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但是,我們也要大家把心放下,從來都是在幹中學習,從來就沒有準備好就去打仗。看49年以前,共産黨推翻國民黨的時候,我們哪準備好了?誰也估摸不到,歷史就是這麼些的,國運在此,民族文化在此,中國人的能力一定在融入世界的大舞臺當中取得我們應該為人類做出貢獻的角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