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愛心實踐值不值得投資?

2010年02月23日 08:47  節目文稿 我要評論

  

    


主持人賈志紅:暑假期間學生們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有打工的,也有自己創業的,更有一些學生,希望利用假期,將自己的愛心回饋給社會。不久前,清華大學學生李強利用假期到農村調研寫下的一份報告《鄉村八記》就引起了溫家寶總理的高度重視,總理在給清華的信中説:“《鄉村八記》是一篇有內容有建議的農村調查,記事真切、細緻、生動,讀後讓人了解到農村的一些真實情況,給人以啟示。一位二年級的大學生如此關心農村,實屬難得。”其實不只是李強,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暑假裏非常想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但是,他們也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得不到必要的資助,是他們眼下最大的難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位學生公益活動的組織者,這個暑假他們不約而同地把實踐地點選在了甘肅,然而他們的甘肅之行卻寫出了不同的故事。

  

    放假了,中央民族大學的校園裏靜悄悄的,大三學生陳瑤和幾個同學今年沒有回家,他們打算利用這個假期做點有意義的事兒。陳瑤告訴記者,他們這幾個同學最大的共同之處,是全都來自西部貧困家庭,家裏負擔不起學費,完全靠國家助學金資助才上了學。陳瑤説,目前西部貧困地區的孩子不僅需要資助,而且需要老師,這個暑假他們就準備去甘肅國家級貧困縣會寧支教。

  

    對活動的初衷,中央民族大學學生陳瑤是這樣説的:“想給他們一些希望,像我們一樣從貧困地區走出來,能夠在象牙塔裏面過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

  

    當地政府得知他們的打算之後非常歡迎。於是剛一放假,陳瑤他們就開始備起課來,有的打算普及科普知識,有的準備向當地學生介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九年義務教育法。可就在大家雄心勃勃打算出發的時候,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擺在了他們面前。錢,要想去甘肅支教,關鍵是要有足夠的經費:10個人支教13天,光是坐火車和長途汽車的交通費就要4800塊錢,按照每人每天15塊錢的伙食標準,13天下來吃飯還要1950塊錢,加上印刷學習資料等各種花費,整個活動大約需要9240塊錢。

  

    陳瑤説:“學校會有一部分補助,但是還缺很大一塊,所以就是説我們要自己去拉贊助,這是很重要的。”

  

    經過商量,大家覺得對這樣的活動企業或許願意提供贊助,便先在網上給幾家大一點的出版社和文具公司發了求助郵件,然而,郵件全都石沉大海。這是怎麼回事?是郵件沒有收到嗎?

  

    和陳瑤一起組織活動的中央民族大學學生劉強告訴記者:“打通電話他們跟我們説就是,我們的意義很大,優越性也肯定很大,但是由於他們的資金運轉方面比較困難,他們還處於一種虧空狀態,所以沒有加入我們的活動。”

  

    眼看著預定出發的日期越來越近,可經費還是沒有著落。這時候,陳瑤他們聽説國內一家叫美新路的基金會曾經資助過類似的項目,抱著一線希望,他們找到了這家基金會。

  

    不過,當記者找到美新路公益基金工作人員許鳳婷,她卻這樣告訴記者:“我們衡量的標準裏面有一個它的服務的創新性,其實現在大學生支教已經不是什麼特別新鮮的,那如果你拿著這個項目去申請經費的話,一定要突出它的特點在哪,它不同於其他組織類似活動的特點在哪。”

  

    許鳳婷告訴記者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希望基金會資助他們的社會實踐。但在許鳳婷看來,陳瑤他們這次的實踐活動效果很有限,主要原因是時間太短,他們更願意資助一些有系統規劃的長期活動。

  

    許鳳婷解釋説:“比如説我們今天這個暑期組織這麼一次活動,前期培訓還有招募志願者管理上花費了相當的精力和金錢上的投入,那麼就結束了,到此為止了,下一步又搞別的活動,又要重新投入重新招募重新培訓,培訓的費用其實是重復産生,我們覺得這個其實是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浪費。”

  

    找不到贊助,陳瑤他們有點著急,大家商量著把自己平時勤工儉學省下來的錢都拿出來,但錢仍然不夠。讓陳瑤想不通的是,作為大學生他們只有寒暑假能拿出完整的時間來從事公益活動,難道短時間的愛心實踐就不值得贊助嗎?一些專家指出,其實陳瑤他們的問題比較普遍,學生們想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初衷是好的,但假期時間短,應該充分考慮成本來選擇社會實踐的地點、形式和內容。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與人力資源部主任程方平給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西部師範的一個學生,他在假期,利用幾個假期騎著自行車走了西部12個省,甚至走了一兩遍,回來以後他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教育,有點成熟了,拍了大量的照片,做了一些報告。他這個就是這樣的做法其實沒有花很多錢,但是他收穫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賈志紅:專家説得確實很有道理,學生實踐應當考慮成本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可陳瑤的問題提得也對,要讓學生們自己組織長期的有規模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太現實,但假如有人來規劃,活動也相對有延續性,企業就願意掏錢來贊助了嗎?咱們不妨再來看看尚立富的故事。

  

    尚立富是土生土長的甘肅人。還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就先後四次騎自行車考查了西部十幾個省的農村教育情況。看到許多孩子失學,看到簡陋的學校缺乏師資,2004年尚立富聯合北京的一些高校社團發起了“西部陽光行動”,動員大學生到西部支援教育、建設鄉村。為了讓西部陽光行動繼續下去,今年尚立富辭去了工作,全身投入到了這項公益活動當中。

  

    已經擔任“西部陽光行動”總幹事的尚立富對記者説:“我們希望就是每年這就是一個接力賽,每年有大學生下去,帶去不同的信息。”

  

    比起陳瑤他們自發組織的學生實踐,“西部陽光行動”儼然週密了許多,志願者的工作手冊、服務手冊、活動簡報,各種資料和活動方案非常齊全,尚立富他們還邀請了十幾位國內的教育專家做顧問。尚立富告訴記者,除了去年參加過實踐的志願者,今年還有大量學生在暑假前就來報名。

  

    尚立富介紹説:“今年報了將近7000,我們由於經費很多方面我們只選擇了80人,就將近90選1的這個比例,就從90個人選一個,就是特別殘酷。”

  

    殘酷主要是因為缺錢。尚立富説,“西部陽光行動”開展了一年多,經費始終是最大的難題。去年為了能讓140名志願大學生去西部,他四處拉贊助,贊助不夠就借錢,到現在他個人還背著6萬多元的債。去年的窟窿還沒填上,今年同樣的問題又來了。

  

    尚立富苦笑著告訴記者:“前期我們一直在擔心,因為今年你再去借,你肯定借不到,你也沒辦法借了,今年我們在想怎麼辦?”

  

    尚立富計算過,贊助大學生社會實踐其實並不需要很多錢,最大的開銷是來回的路費,學生每人每天的生活補貼可以壓縮到十塊錢。然而企業對這樣的社會實踐要求很多,不僅是看能否産生實際的社會效益。

  

    尚立富説:“國內企業總有一句話,你們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我覺得儘管現在説的有些方面有宣傳,但是我覺得真正對於企業來説我覺得沒有什麼,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本來就是一項公益活動,並不是為了回報。那麼,企業對提供贊助的要求是不是有些功利呢?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教授的觀點十分明確:“就是説企業有自己的判斷,我願意把錢給最窮困的人,那是企業他要自己來判斷這件事情。所以我們覺得就是説,至於説大學生能不能從企業找到捐款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情況比較複雜,我們認為企業應該自己來判斷他們對社會的捐助應該是什麼樣的一種捐助。”

  

    美新路公益基金工作人員許鳳婷也告訴記者:“我們的考慮不是説他們主觀認為這個錢是多是少,我們的想法,我們想有很大一部分出資的機構,企業也好,基金會也好,我們所關注的是最終的這個弱勢群體或者社會問題它到底能不能得到解決,如果這1000元錢,最後只有500元錢落到受助人身上的話,那麼做一個比較,其實不太恰當,但是比較實際的一個比喻,我何不把這1000元錢,直接給這個最後的受助對象。”

  

    主持人賈志紅:學生的公益活動,愛心實踐到底值不值得資助和投資?誰來支持他們?又該怎麼支持呢?就在陳瑤和尚立富為經費煩惱的時候,另一支更大規模的學生實踐隊伍已經出發去了甘肅。他們的經費又是怎麼籌到的呢?

  

    甘肅平涼市的一個小山村裏日前迎來了一群大學生,這些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大學生是來這裡做農村調研的。

  

    (現場同期:調研時和農民的對話)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係副主任劉玲玲想記者介紹説:“我們大體上調研的題目,收集農村的許多重大的問題,比如扶貧的問題,産業化的問題,比如土地扭轉的問題,比如農業科技的問題,比如説農民的知識組織的問題。”

  

    今年讀大二的杜旻書還特意帶上了DV,全程記錄調研的過程。在她眼裏,這次農村調研和以往的實踐活動大不一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帶著明確的調研題目。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學生杜旻書説:“看問題可能會更有一些思考性。比如説要思考他為什麼,農民為什麼窮,那麼我們政府財政應該怎麼去做,才能夠幫助更好地幫助農民解決負擔。”

  

    小杜説,雖然他的專業是經濟,但過去學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這次調研讓她對很多問題有了切身體會。就拿農業稅來説,過去她一直認為農業稅全免了也沒多少錢,不會對農民的生活有多大影響。可幾天的調查下來,小杜有了新的認識。

  

    杜旻書告訴記者:“比如説我們在一家農戶看到,他是小兒麻痹症,然後家裏只有一個媳婦是勞動力。他們家小孩要上學,一年的學費都要將近180多元錢。那他們的本來一年的農業稅都要也是差不多150元錢,那如果全年的農業稅都免了的話,那麼等於説他們可以支持他們小孩上學了。”

  

    杜旻書和同學在平涼市走村串戶的同時,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其他15個分隊的160多名學生也在甘肅各地進行著同樣的調研。這麼多學生來甘肅調研又是路費又是吃住,他們的經費從哪兒來呢?清華大學帶隊的陳章武老師告訴記者,這次調研能得到資助,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了學生實踐和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學校選擇的實踐內容,與當地政府的想法不謀而合。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陳章武教授對記者坦言:“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做這樣社會實踐的活動是寸步難行的。”

  

    甘肅省財政廳副廳長陸代森也説起了資助這次活動的初衷:“比方説現在的縣鄉財政困難的問題,這個已經困擾我們很長時間的一個問題了,而且在前年的稅費改革開始之後呢咱們這個問題就越來越顯得突出了,我們一直想下去進行調研,但是我們沒有這麼多的人才這麼大的力量這麼週密的計劃。”

  

    當地有關領導告訴記者,除了解決了調研的人力問題,資助學生們從事這樣的社會實踐,表面上是要動用一些財政資金,但它産生的經濟效益也不能低估。

  

    甘肅省平涼市副市長鄧小龍告訴記者,他也算過一筆帳:“經濟賬有算過,那麼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也有一定的費用,如果説社會實踐的同學們能夠提出一兩個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來講,這就從這個花費來講就是沒有多少可以考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得到了他們好的思路,意見,和建議,這點上講的話,花一點費用是完全值得的。”

  

    按照計劃,清華經管學院的學生們在這次暑期調研後,要寫出一份詳細的調研報告,並在兩個月後交給甘肅省的有關部門,甘肅省省長還打算去清華大學和學生們面對面的座談,直接聽取同學們的建議。據清華經管學院介紹,除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學院這次也投入了數十萬的資金,比一年的教學經費還要多。所以這樣的活動要想持續下去,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有關專家指出,國外企業資助學生公益活動的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與人力資源部主任程方平介紹説:“國外比如説他(企業)做公益事業做贊助,他是可以免稅的,那就是説你提供了200萬,這200萬的稅收是可以抵的。他抵了以後他同時還産生一個效應,就是他有社會影響,他比單純做廣告要好得多。所以從各方面來講,對企業來講,是得到多方面的好處,但是沒有多花一分錢。但是我們在很多方面跟國外不一樣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企業做了公益事業以後,有時候得不到這個方面的回報。”

  

    主持人賈志紅:學生實踐活動要找準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而企業資助公益事業也需要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來鼓勵支持。在我們製作這期節目之前,尚立富給我們打來電話,説他們已經從幾家企業和基金會籌得了一些資金。而節目開始我們説的陳瑤和他的幾個同學,幾天前也在甘肅省會寧市政府的支持下踏上了西去的火車。我們相信,通過多方面共同努力,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投資于學生們的愛心實踐活動,也會有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服務於社會、回報社會對他們的關愛。

  

    好,來看今天的浪費警示。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一位觀眾朋友給我們發來了幾張照片,照片上是當地的一些小煤窯,這位觀眾説,像這樣的小煤窯內蒙古現在有不少,可由於開採回收率不足大型礦井的四成,這些小煤窯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有的煤礦從儲量上看明明能開採上百年,但因為開採技術低,可能三四十年就開完了。當地人把這種煤窯叫做“猴子吃蘋果”,咬一口就扔。看到資源被這樣浪費,確實讓人痛心,節約從不浪費開始,如果您發現身邊有浪費現象,請按屏幕下方顯示的方式發短信給我們。

  

    您認為什麼樣的暑期愛心實踐值得投資?

  

    節約從不浪費開始,看看您身邊誰在浪費?

  

    主 編:李 洋

  

    記 者:謝 崑

  

    《中國財經報道》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四:22:05——22:25(首播)

  

    週五: 23:15——23:35(首播)

  

    週一至週五:09:38——09:58(重播)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