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攪局者:手游

發佈時間: 2013年11月01日 1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早晨六點,魯雪林起床洗漱吃飯,七點從北京良鄉的家出門,九點到達位於北四環附近的單位上班。12小時後的晚上九點他才下班,而當新品上線前夕往往更晚下班,甚至通宵。

  魯雪林是一名程序員,其所供職的是一家開發手游的軟體公司,對於一週六天每天12小時的工作,他並沒有怨言。相比於現在所供職的公司,他之前所在的公司——百度,在知名度上完勝現在的供職單位,但魯雪林説“喜歡現在這份工作,有激情有意思。”除此之外,更為現實的誘惑是,這裡還會有豐厚的項目提成回報。

  38.89億元!這是10月30日下午由易觀國際發佈的國內手游第三季度規模數字。伴隨着PC終端游戲、網頁游戲市場競爭逐步成熟,手游這一新興潛力市場,成為了諸多游戲廠商爭奪的新版圖。分析人士指出,在網絡游戲領域,伴隨着智慧手機的普及以及網絡的升級,手機游戲産業有望在2015年達到200億元的規模。

  手游逆襲?

  2012 年中國游戲産業規模為637.3億。從子類來看:端游市場規模485.1億,佔比76.1%;頁游市場規模97.9億,佔比15.4%;手游市場規模54.3億,佔比8.5%,其中智慧機游戲市場規模約25億,佔比3.9%。

  來自易觀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國游戲市場整體份額為225.68億元。其中,客戶端游戲為141.64億元,頁面游戲為45.15億元,而手機游戲市場規模為38.89億元,排名第三。但從增速上來看,排名出現了反轉,客戶端游戲單季度環比漲幅為5.3%,網頁游戲為15.4%,而手機游戲漲幅高達36.7%,單季度漲幅超過10億元。而這也是手機游戲連續第三個季度環比漲幅超過30%。

  “我認為,短時間內手游市場會吃掉端游和頁游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北京純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兼CTO劉金鑫信心滿滿的表示,“主要是因為手機的普及問題,很多事以前不能在手機上完成的,現在手機都能完成,這個渠道龐大得足夠忽略掉很多手機游戲的缺點。”

  但是短時期手游想要吃下所有的游戲市場也是不可能。因此端游和頁游還有生存空間。只要有PC,端游和頁游就有空間,未來多端(同時出端,頁,手)的游戲會繼續存在,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多。

  “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競爭,未來所有游戲品質必然會提升,撿白菜的時期已經逐步離我們遠去了。”劉金鑫認為,游戲開發商要注重品質的提升,否則將會被淘汰。玩游戲的人,都是被游戲本身吸引才會産生興趣。“端游的市場是被頁游吃掉的,而手游吃掉的是整個PC游戲的市場。這是用戶習慣的變化。頁游可能未來會作為手游的很好補充,而重點會是在手游。”

  事實上,資本洗盤的故事已經在手游行業默默上演。據統計,今年中國游戲産業內出現了19起並購案,其中12起與手游有關,佔比超過六成;多數並購案規模在6億-12億之間,市盈率在12倍-15倍之間。以三七玩、玩蟹科技、上游信息的並購案為例,三家手游對應的市盈率分別達14.58倍、14.57倍、15.53倍。

  對此,劉金鑫判斷“並購一定會更加猛烈”。那麼會不會産生行業巨頭?事實上業內普遍認為,巨頭時代已經來臨,但是在國內的巨頭只會存在於平臺商,如微信、91助手。游戲開發商即使會有巨頭,也不能永遠搶佔全部市場。劉金鑫認為,游戲界從來不缺傳奇,永遠都會存在小團隊活下來並戰勝大公司的情況。“只要中國平臺商不是一家獨大,就一定有機會,但對後起的團隊相對來説要艱難很多,因為很多門檻被提高了,技術商務運營先入的公司擁有了多方面的優勢,這些都是壁壘。而且市場現狀很不規範,抄襲的事常有發生。對於大公司來説不是問題,對小公司是致命的。”

  各安其道

  有評論指出,手游被資本市場過度熱炒,這造成了端游市場末日的假象,但其實幾家端游巨頭的收入都在持續增長中。當下中國的網游行業,端游是高富帥默默發大財,手游則是屌絲高調地等待逆襲。

  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業績是最主要的原因。端游市場不僅佔據着最大的市場份額,其利潤率也是在三種游戲市場中最高的。

  巨人公關總監紀學鋒在評價端游和手游時,曾這樣比喻:“如果把網游行業比作高速公路,端游好比四車道,不寬但也不窄,這條路很新,但是路上跑的車越來越少。我們很多競爭對手轉向做手游,狂熱的資本也追逐投資手游去了。但我們還可以跑得很快,也很安全。端游像幾十輛車在四車道跑,手游像上千輛車在一車道跑。後者被擠到溝裏的機率大得多。端游的車道只能是奔馳寶馬,而手游的車道可能自行車就能跑。”

  今年中國前三季度端游市場已達到600億規模,手游市場則不超過100億。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上的端游品質越來越高了,某種程度上巨頭所面臨的競爭更小了。此外端游巨頭也正在準備進入手游市場,騰訊、巨人、盛大擁有大量資金、市場、渠道、用戶、品牌優勢,這些都是小公司不可比擬的。

  不過,小公司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試錯”仍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初期的主要模式,大公司靠資本頻繁快速試錯,搶佔移動互聯網地盤;小公司也靠快速迭代,謀求生存縫隙。速度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唯一生存之道。劉金鑫認為,“小公司的優勢往往是敢於嘗試,制度的靈活,而形成體系的大公司不具備這種容錯率。但是試錯這件事是有代價的。你能看到的成功是很少的,更多的公司是試錯失敗。大公司更加適合做資本。”(央視網記者 包徵宇綜合報道)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攪局者 手游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