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發展的良性軌道上行走

發佈時間: 2013年09月06日 14: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多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的良性調整已初顯成效,正在轉型發展的軌道上疾步行走。

  新華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 王悅威)今年以來,面對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局面,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沉著應對、統籌施策,通過一系列改革新政,力保經濟“穩中有進”。

  作為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數之一,8月份PMI為51.0%,環比上漲0.7%,已連續第二個月反彈並創下年內新高。7月外貿、投資、消費等多項數據企穩向好,多家外資機構也相繼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與此同時,海外資金繼續呈現流入跡象,海外市場各類“中國資産”也伴隨著中國經濟的企穩逐漸走高。多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的良性調整已初顯成效,正在轉型發展的軌道上疾步行走。

  從近期高層對於經濟形勢的頻頻表態上,可以看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促使市場對中國經濟表現的預期不斷增強。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受土庫曼斯坦等五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因此,這樣的增長速度,是良性調整的結果。我們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空間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9月3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上表示,有條件、有能力完成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而且有決心為明年、為未來、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經濟的自信,來源於對經濟換擋升級的堅定信心,也來源於對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這些既利當前、更利長遠,趨利避害的政策措施已逐步開始顯現積極成效。

  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負小微企業、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信息消費、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這一系列舉措,成為了當前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推力,也不斷釋放了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推動著經濟轉型。

  新一屆政府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統籌施策,不僅在“簡政放權”方面“疾步快跑”,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上統籌佈局,也通過大力推進改革,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這種堅持不斷探索和改善經濟增長模式,拋棄只重視速度而忽視質量的“老路子”,處理好了經濟增長與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的關係,演繹了完美的經濟“平衡舞步”。

  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紛紛表示,從新一屆政府的決心和政策措施來看,中國經濟正換裝“升級版”引擎,增長後勁可期。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認為,“穩中求進”是當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發展最突出的特徵之一。不僅從經濟運行狀況和增長態勢看我國經濟增長已顯現減速趨穩的特徵,政府的經濟政策取向也從主要追求高速增長或“保增長”轉向“穩增長、調結構”。這深刻地顯示,我國經濟發展正進入一個新階段,經濟增長的態勢、經濟體制機制、制定經濟政策的理念等都在發生重大變化。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近期出臺的很多措施是長短結合的,短期看有利於穩增長,長期看有助於調結構。政策釋放的信號很清晰,引導市場改善了預期,使得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政策效果會更加明顯。

  當然,在穩住經濟增速的大前提下,未來關鍵發力點還在於調結構、促改革。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經濟的換擋升級需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用改革的措施激發活力,用轉型的辦法增強動力。其核心是要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更多地靠市場力量去優化資源配置,激活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確實,長遠來看,中國經濟仍有多塊潛力可以挖掘,宏觀調控的施策空間也仍較為寬鬆。面對依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國需更加堅定改革的步幅,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關係,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為世界經濟復蘇、地區穩定發展持續注入中國“正能量”。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PMI 轉型發展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