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有企業新興際華集團共有約8萬人,但總部只有58名員工。如今的國有企業,早已不是“機構臃腫、人浮於事”。
國有企業中冶科工集團投資失誤,國資委啟動了追責程序。如今的國有企業,早已不是“幹好幹壞都一樣”。
國有企業中國建材集團,每次兼併都採用股權交換的方式。如今的國有企業,正在帶動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並肩發展、共同致富。
……
今天的國企,已是脫胎換骨的新國企。最重要的標誌,是管理體制的改變。
今天的國企,已是市場主體的新國企。很顯著的變化,是經營方式的轉變。
經過三個階段的改革,國有企業實現了政企分開、政資分開
提到國有企業,有些人的印象還是“負盈不負虧,政府全兜底”。在計劃經濟時期,國企的確如此。那時候,國企的特點在“國”——國企是行政機構的附屬物,政府部門直接插手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生産什麼産品、生産多少、賣給誰、賣多少錢都要上報主管部門決定,賠了賺了都是政府的,對員工沒有淘汰機制,虧了錢照樣給員工漲工資。
然而,改革開放以後,計劃經濟時代的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就顯得與市場格格不入了。也正是從那時起,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拉開帷幕。國資委首任主任李榮融介紹,國有企業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改革開放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初。其間,通過擴權讓利、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等措施,國有企業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初步分離。
然而,走向市場的國企又暴露出很多新問題——社會負擔重、歷史包袱多、冗員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這成為第二階段國企管理體制改革的起點。
2000年前後,黨中央、國務院下定決心,撤掉了國有企業頭上的政府主管部門,輕工部、紡織部等成了協會,只管行業不管企業。
但新問題又隨之産生:主管部門沒有了,誰來代表國家管理國企?實際上,對國企而言是走了一個“婆婆”,來了一群“婆婆”:財政部管錢,經貿委管企業生産經營……
“婆婆”太多,企業運營流程十分繁瑣,有時上一個小項目,要蓋十幾個章,常常是項目審批下來了,市場時機也錯過了。李榮融回憶,他在企業工作時,就有過兩個項目審批8年的經歷。人們對國企“辦事拖遝、效率低下”的印象也多是來自那個時期。
“婆婆”太多,卻沒有人真正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負責。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説:“那時候,誰都可以名正言順地過問企業內部事務,可一旦企業做壞了,誰都沒法承擔責任,因為責任説不清楚:到底是管人的沒管好、管事的沒管好、還是管資産的沒管好呢?”
因此,雖然這時國有企業名義上已經和政府部門分離,但是實際上仍然是虧了錢就去找政府,而政府就只好下令銀行給企業貸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餃子貸款”:快過年了,企業發不出工資,就向政府伸手,政府就會讓銀行給企業貸款。
十年前國資委的成立,真正給國有企業“斷了奶”。黨的十六大提出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2003年,國家和省、市三級國資委成立。國有資産出資人初步到位,從政府機構設置上真正實現了政企分開、政資分開。這個時候,國有企業的特點向“企”偏重,真正成為了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改革的目標也轉向了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