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博鰲亞洲論壇:尋求共同發展利益匯合點

發佈時間: 2013年04月07日 08: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經濟日報

  4月6日,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在“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主題下,亞洲與世界如何共同發展備受關注。

  這一關注的背後,是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了,世界經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充滿變數。去冬今春,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多個國際機構紛紛發表預測報告,認為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同時,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潛在通脹和資産泡沫的壓力加大,世界經濟重大風險猶存,形勢仍不如預期。在經濟復蘇的力度和持續性、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方面,不確定性依然很大。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高企的私人和公共債務抑制了經濟增長。

  不僅如此,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為應對久拖不決的債務危機,去年以來不斷釋放流動性。2012年,歐洲央行實施了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並史無前例地推出了歐洲版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為維持低利率並促進就業出臺了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擴大了國債購買規模,並宣佈將超低水平的聯邦基金利率(0%至0.25%)至少延至2015年。今年4月4日,日本央行決定以2年左右時間實現2%的通脹目標,同時宣佈用基礎貨幣量取代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作為央行貨幣市場操作的主體目標,2年內將基礎貨幣量擴大一倍,2014年底達到270萬億日元。歐、美、日央行進一步釋放流動性的措施固然緩解了債務危機,短期內穩定金融市場有所幫助,但釋放出的大量流動性則給世界和其他經濟體帶來了負面的外溢效應:不僅加劇了全球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同時也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産生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受外需下降、經濟週期性下行和緊縮政策滯後效應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2012年普遍放緩,並面臨著跨境資本流動性加劇和貿易收支狀況惡化等困難,部分經濟體通脹依然較大。公共債務不斷上升限制了財政政策實施的空間。此外,國際清算銀行統計表明,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家庭和企業負債規模已達到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嚴重影響金融穩定。

  不管是發達經濟體以鄰為壑的做法,還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困難局面,都在不斷提醒世人:世界經濟已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各國在轉型的必要性和大方向上已有共識,但具體執行乏力。因此,革新的勇氣、革新的智慧變得十分關鍵。同時,在共同發展這個問題上,各主要經濟體應負起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包括在制訂國內政策的時候,要考慮到本國政策對其他經濟體的影響,儘量避免負面的溢出效應。正因為如此,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本屆論壇召開前夕發佈的《博鰲亞洲一體化報告》中專門指出,2013年全球經濟形勢仍不樂觀,亞洲經濟體必須加強區域內合作,助力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

  更進一步看,“亞洲尋求共同發展”,既是亞洲自身的共同發展,也是亞洲與世界的共同發展,更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同經濟體的共同發展,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平衡發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這其中,迫切需要世界各國尋求共同發展的利益匯合點,以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和其他全球性挑戰,共同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蘇。我們相信,本屆論壇將成為各國探討利益匯合點的重要平臺,也將成為一次促進亞洲和世界共同發展的盛會。

  (經濟日報)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