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頻道

舒聖祥:要為國企正名出書不如吐錢

發佈時間: 2013年01月17日 13: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濟南日報

  □舒聖祥

  在《國企傳奇》出版座談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説,當前國企發展環境不盡如人意,還沒有搭建起與公眾溝通的有效平臺,誤讀國企的事情時有發生,並且存在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醜化、妖魔化國企。《國企傳奇》是繼《共同理想的基石》之後,國資委組織出版的又一部有關國企的代表作,目的是使人們能夠得以正確地認識國企、理解國企、支持國企的發展。(1月16日《中國經濟時報》)

  《人民日報》正在評選公眾最討厭的官話套話,其實“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最應該入選。具體到國企來説,其社會美譽度不高當然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然而抱有這一觀點的絕不只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不能將人們對於國企的種種不滿,簡單歸因于“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醜化、妖魔化”以及“大多數人對國企的不了解”。以出書的方式讓人們更加了解國企同時增進溝通理解,當然也是一種途徑,但若想僅此就為所謂“被妖魔化”的國企正名,顯然遠遠不夠。

  就在同一天,有媒體報道説,央企高管高薪“金飯碗”,很多時候被當成安排年齡偏大、提拔無望官員的肥缺,成了攢養老錢、享享清福的待遇,網友戲稱“當不了省長就給你個行長、當不了大部長送你個董事長”。不知這是否也算對國企的“醜化、妖魔化”?

  公眾對於國企的印象好壞,大多是基於媒體的報道,比如高管高薪,比如行政化、官僚化;但是也有很多基於自身的體驗,比如國企暴利程度與民眾生活負擔成正比,比如國企收入待遇與普通工薪階層差距甚遠,比如國企鉅額利潤與國民福利幾乎毫無關係……諸如此類卻是公眾不得不管的。不知《國企傳奇》是否回答了這個公眾最關心的問題:國企究竟是誰的國企?如果國企仍舊是全民的國企,為何好處全讓國企高管和內部人士得了?“全民股東”除了以消費者的身份為國企貢獻利潤,對國企究竟還有什麼權利可以行使?

  數據顯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國企上繳的紅利分別為547.8億元、873.6億元、440億元,而且這些紅利絕大部分都用在了國企産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重組補助等方面,真正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只有區區10億元。2008年國家財政給“石化雙雄”的補貼分別是503億元和169.1億元,遠超當年所有國企上繳給國家的全部紅利。

  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的國企紅利均通過財政預算體系上交國庫,其中很多更是對公有資産的收益進行直接分紅,比如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利用該州石油資源收入,從1982年起堅持每年給每個公民分紅。我們的國企如果也能拿出更多利潤來給全民股東分紅,而不是內部消化為高管薪酬和員工福利,公眾對國企還會有那麼大的抱怨嗎?要想給國企“正名”,最該做的事情不是出書,而是吐出更多利潤來,讓“全民股東”都能因此受益。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