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阮蓓
8月10日清晨6點,四川仁壽縣珠嘉鄉踏水村,四川現代糧食産業(仁壽)示範基地。天剛濛濛亮,農業部青年幹部“接地氣,察民情”四川調研組便開始了一天的體驗生活。“老鄉告訴我們,今天是趕場日,不能錯過。”調研組組長、中央農廣校網絡教育中心主任邵明旭對組員叮囑道。
“糧食産量連年增長,群眾實現錢糧雙收”,這是調研組入村一週來最大的感受。
集市上,面對調研組,當地村民迅速打開了話匣子。“現在都是機播機收,快得很。4畝小麥,100元工錢一天就搞定,可要是靠我們老兩口,少説也要兩三天。”56歲的村民郭樹根笑呵呵地説,去年種糧除去成本,純收入6000多元。
老郭所在的示範基地內,嶄新的水泥路將稻田均勻分割成塊狀,U型水渠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來自黑龍灘的清水,各式農機遍佈田間地頭……這些是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巨變。以踏水、園山等7個村為萬畝核心區,可輻射帶動周圍9個鄉鎮和15萬畝耕地糧食生産的提升。
2800畝、3000畝、3400畝……在踏水村村主任張文元的筆記本裏,清楚地記下了近三年村裏糧食播種面積的變化。
2008年小麥畝産500斤,2010年小麥畝産600斤,2011年小麥畝産700斤;2008年大豆畝産100斤,2010年大豆畝産200斤,2011年大豆畝産300斤……同樣,在6組村民曾世林心裏,也有一本自家連年增産的賬。
“通過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科技給力,去年仁壽縣旱地套作小麥、玉米、大豆,最高畝産達到370.6公斤、704.8公斤和202公斤,水稻最高畝産687公斤,均實現大幅增長。”調研組製作了一個詳細的走訪調查表,包含了糧食生産成本構成、出售糧食的價格、種植糧食的目的以及種糧農戶的期盼等,從點到面的農情日誌記錄了這一路走來的汗水與收穫。
踏水村4組有48戶、195人,其中勞動力131人,有109人外出,剩下的22人中19人在60歲以上。“這就是農村的現狀。”再過十年,現在務農的農民大多將成為耄耋老人,而年輕一代還願意回歸農村、從父輩的手中接過土地嗎?
“種田的人越來越少,種的面積越來越多。專業化組織從事農業生産,這也是未來四川農業的發展方向。”面對調研組的問題,投身仁壽搞糧食生産的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張超有著自己的理解。“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發展的方向,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四川對丘陵地區農業機械的研發已經全面展開,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解決了這一環,將使佔全省六成以上耕地的丘陵地區農業生産取得重大突破。”
這位27歲的年輕人給調研組和記者介紹了他去年負責的技術片區大豆獲得高産的情況,更堅定了他在這片土地上大搞農業的信心。
一天的走訪工作結束後,調研組回到村裏的現代農業專家大院,照例開起了小會,把當天的調查情況梳理、匯總。“四川人均耕地少,復種指數高,小麥、玉米、大豆三季輪作,這是四川和北方種糧不一樣的地方。科技引路,精耕細作,一畝地都能種出3畝來,這個調研報告我們得好好寫。”調研組的同志們紛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