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孫作雲:我國美術考古學奠基人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0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河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孫作雲(1912~1978),字龍舉,號雨庵,遼寧省復縣人。著名歷史學家、詩經學家、楚辭學家、神話學家、民俗學家,我國美術考古學奠基人。1956年調入河南大學任教,直至去世。

  孫作雲1931年考入復旦大學文學系。“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與示威、請願活動,並參加大學生義勇軍。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師從聞一多。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1938年參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工作。1941年受聘于北京大學文學院。1946年,任教于東北大學等校,並任瀋陽博物院研究員。1948年隨博物院遷到北平,1950年調入北京歷史博物館,同年與張政烺等發起創辦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的史學刊物之一《歷史教學》。1952年應聘調至平原師範學院,1956年全國院係調整後,開始執教于河南大學歷史系,直至去世。先生在河南大學主講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學史、歷史文選、《詩經》選讀等課程。曾任河南大學歷史系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史學月刊》編委、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政協常委等職務。

  在任教于河南大學以前,孫作雲已在《楚辭》、《詩經》、神話傳説、民俗及美術考古等多領域嶄露頭角。但其真正的學術高峰是在調入河大之後,在河南大學優良的學術研究氛圍中,孫作雲在多領域的研究都有了突破和飛躍,成為多學科、多領域的學術大師。《楚辭》研究中,對各篇寫作時代、《天問》錯簡、《九歌》神祇等問題的研究均有開拓性成果。他提出《九歌》是楚國國家祀典的樂章,這種學説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楚文化是孫先生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也是其獲得成就最大的一個領域,他因此把自己的書齋取名為“楚風堂”。

  《詩經》研究上,孫作雲文、史結合,出版《〈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影響巨大。神話研究方面,因較早全面系統地運用圖騰理論研究神話,並作出突出貢獻,學界稱其為“孫圖騰”。他還是我國美術考古學最重要的奠基者。

  在河南大學工作的20餘年間,厚積薄發的孫作雲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留下了數百萬字的論著,極大地推動了學術進步。其著作被收入《孫作雲文集》四卷六冊,總字數逾250余萬字。其教學工作也成績斐然。因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學生們都搶著要上他的課。甚至中文系的學生還積極要求把他由歷史系調入中文系。他將一批批有志青年引入學術殿堂,教學上沒有絲毫保留,不少學生如今已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名師學人。

  臨終前,孫作雲曾説“五十年後,人們會重新認識我。”其實根本不用50年,其貢獻已為學界普遍重視。《孫作雲同志對於楚文化的研究》、《孫作雲與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孫作雲民俗學視域下的神話研究》、《孫作雲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孫作雲民俗思想研究》、《孫作雲圖騰神話研究解析》等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已經用一篇篇論文緬懷先生的巨大貢獻,這無疑是一個學者最榮耀的墓誌銘。(韓鼎)

熱詞:

  • 1950年
  • 歷史文選
  • 錯簡
  • 1941年
  • 詩經
  • 美術考古
  • 考古學
  • 楚辭
  • 九歌
  • 河南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