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對於新股IPO和市場走勢的看法,來自股民的意願和管理部門的態度已經出現了對立。從年初有關人士“股市漲跌與IPO無關”到最近的“IPO發行價有所下降,發行數量有所減少”的説法,證券專家應健中表示,股票不是資源,因為不管是煤炭、金屬、還是能源,都是越用越少,而股票只是人類創造出的數字符號,它可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對於市場的擴容,雖然管理層的初衷是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但在下層市場中,IPO已經變成了公司搶錢的套利模式。應健中認為:“新的上市公司有更大的套現衝動,通過包裝抬高公司身價,但上市一年後PE就退出,三年後實際控制人也出逃。這種‘創業’的本質,其實就是1塊入市,3年後25塊出逃,並尋找下一個目標的過程。這種量的擴張實際只能做空中國股市。”
應健中認為,管理層對於退市制度的設計,最基本的立場是為了趕出垃圾股,進而讓大盤藍籌股接納資金。在近期幾經波折的制度終於逐漸明晰時,ST股和B股暴跌的背後,也伴隨著大盤藍籌股的股價下挫。“道理很簡單,這些垃圾的公司只佔據1%的市值,即使它們全部退出,所得資金又夠填補哪一個藍籌股的空缺?公司也好、投資者也好,全都淪為了市場的犧牲品。”
應健中指出,一個“亂”字是如今的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管理部門一方面喜歡評論市場,呼籲投資者買藍籌股,強調藍籌公司的投資價值,這簡直就是搶我們這些股評人士的飯碗!而最可愛的是我們的廣大投資人,這部分群體整天‘想管理層所想,急管理層所急’,以至於管理部門每天都可以收到類似于‘救市的二十大方法’之類的文件。”應健中表示,管理部門、機構、投資者的應盡責任與實際所為集體錯位,無情的下跌態勢與混亂的局面最終相互影響。
應健中認為,自從股指期貨推出以來,股市就和“景氣” 無關,上證指數的波動幅度倒是從兩年多以前的34%變成之後的24%、18%,資金也在逐漸抽離市場。“後期大盤會繼續震蕩,並圍繞2100點展開拉鋸。建議投資者不要再捏住手中的股票,等待行情確認到來之後,再追也來得及。”應健中最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