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上海:菜市場裏的信息查詢機為何長"眠"不覺曉?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4: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目前,本市已有730家標準化菜市場、203家超市大賣場、13家生豬屠宰場、18家蔬菜批發市場等共1010家企業建設了肉菜追溯體系。消費者能通過在銷售終端電子秤上打印的電子標簽查詢到購買肉品、蔬菜的來源和加工企業、生産日期、檢疫檢驗、流通環節、經營者等信息。然而,許多菜市場裏的信息查詢機卻在“睡大覺”,“健康”時少人光顧,“得病”了更加“叫不應”。

  昨天下午,在上海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責任行動”論壇上,市副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高桂銘,根據自己多年來對標準化菜市場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的觀察與思考,作出分析解答。

  電源關著 沒人看一眼

  昨天下午4時許,長寧區婁山關路上的一家菜市場熱鬧非常,“馬大嫂”們正忙著採購。相形之下,靜靜地躺在市場一角的食品安全信息查詢機似乎和這忙碌的氣氛格格不入。機器的電源關著,面前人來人往,卻沒人看它一眼。

  “很少有人用它。一般碰到消費者要用時,我們才開。”一位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少數要求打開機器使用的人,也只是好奇地過來看看。記者在這臺信息查詢機前站了半個多小時,沒有一位消費者上前要求開機查詢。

  “消費者基本上不打印小票,即使拿了回家,洗菜時也丟了,存不住。”高桂銘告訴記者。

  用追溯秤 近百元一月

  標準化菜市場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好的方面自不必説,高桂銘也慢慢看出了其中的問題。菜市場內的食品安全信息查詢機應用率低,有的“靠邊站”,有的“染病”無法工作。而一旦整個系統出現故障,用戶卻要多頭報修,“電子秤故障、網線故障、電腦故障、軟體故障要分別向四家公司報修,加上後續維修不及時,就變成‘叫不應’了。”

  然而,更重要的問題是部分經營戶“能不用就不用”。高桂銘算過一筆小帳:一個肉類經營戶正常使用追溯秤,一個打印頭壽命一年多一點,更換一次500元左右,月均使用成本45元,加上每月消耗的打印紙50元左右,月均使用費近百元。如果不是公司或菜市場承擔,而由經營戶自己出的話,自然是“能不用就不用”。

  田頭餐桌 最後這一關

  應該説,菜場內的經營戶大多數文化水平比較低,追溯意識弱、技能差。高桂銘認為,全上海有800多家菜市場,經營戶有十多萬人,對他們的教育培訓卻基本處於被遺忘的角落。“我們要注意到,改革開放以來,菜市場已經由自主經營走向了招商經營,以前職工教育經費是公司預先列支的,現在卻無處籌措。”

  因此,高桂銘建議,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的使用、維修、管理等費用成本,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作出全市比較統一的制度性安排。除此之外,十幾萬菜場經營大軍的“軟實力”也應提上議事日程。勞動部門可否在支持職業教育基礎上,把菜市場職工考慮進去,將其納入職教補貼範圍,開展系統正規的教育培訓,讓他們擔得起“從田頭到餐桌”的最後一道把關任務。

熱詞:

  • 菜市場
  • 上海食品
  • 查詢機
  • 能不用就不用
  • 軟實力
  • 食品安全
  • 信息
  • 田頭
  • 檢疫檢驗
  • 肉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