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銀行網點不規範銷售隱現 買理財産品最好錄音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2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聲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買理財産品最好現場錄音

  投資銀行理財産品巨虧5000多萬元?真有這樣的故事。

  日前有報道稱,一位名叫宋文洲的投資人在渣打銀行購買了理財産品,巨虧5300萬元。他遂將渣打銀行告上法庭,憑藉與銀行客戶經理的一段電話錄音,他最終勝訴並追回損失。

  在個人與銀行因為理財産品糾紛而提起的訴訟中,基本上都以銀行勝出為主,宋文洲的勝訴可謂少見。記者連日來實地調查發現,長沙多家銀行網點都存在不規範銷售理財産品的隱患,為保險起見,今後買理財産品時最好現場錄音,以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

  【調查】

  銀行網點不規範銷售隱現

  記者在對長沙一些銀行進行明察暗訪時發現,不少銀行理財經理對有的股票、基金類理財産品,會直接給出較高的預期收益率,風險提示非常有限。

  比如,記者以客戶的身份致電花旗銀行長沙分行,一位理財專員向記者推薦了某款理財産品,期限為3個月,5萬元起,收益率5.2%,而且承諾“保本保息,完全沒有風險”。

  除了外資銀行外,中資銀行的表現也有待規範。一位長沙市民告訴記者,他曾在芙蓉南路某國有銀行網點被忽悠買了一款基金理財産品,直到要取現時才發現自己被套牢了。而他的維權訴求因缺乏錄音等有效證據,至今沒有結果。

  在調查過程中,長沙某銀行理財經理私下向記者坦言:“如果一年能拉到1000萬元理財産品存款,提成基本上能達到50萬。個人收入完全與指標任務挂鉤,我們無暇考慮客戶的風險。”

  【對策】

  讀懂合同,最好現場錄音

  儘管收益率整體下滑,但各大銀行的理財産品仍層出不窮。而被“忽悠”導致損失慘重的案例亦屢見不鮮。理財産品還能相信嗎?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陳平凡建議,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産品時要慎之又慎,將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首先要讀懂合同,弄清楚産品是否保本、風險在哪、最壞的情況可能虧損多少等基本問題,其次才是比較收益率,切忌稀裏糊塗就被銀行理財經理吹噓的高收益率所誘導。

  他特別提醒投資者:“保留産品宣傳單和資料,對於理財師的口頭介紹和承諾儘量現場錄音,若打起官司,可成為重要證據。”

  經典案例

  個人PK銀行獲勝,錄音成利器

  2008年3月,宋文洲與渣打銀行(微博)簽訂了兩份理財合同,金額約為人民幣6400萬元。不久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宋文洲再三要求贖回,卻被告知不能贖回。隨後損失累積至約5300萬元,超過本金的80%。次年6月,宋文洲狀告渣打銀行違約。他歷經三年、花費1200萬元鉅資才打贏這場官司,而制勝的證據竟是一段電話錄音——當初,由於宋文洲常在海外,最後雙方決定通過電話錄音簽訂合同。最終法院判決渣打銀行賠償宋文洲5321萬元。

  互動

  請對銀行不規範經營説“不”

  您在銀行辦理業務是否遭遇過霸王條款?是否有因受誤導而掉入陷阱的經歷?銀行收費有沒有做到“明碼標價”?目前,湖南銀監局聯合本報正在對全省主要銀行網點進行明察暗訪。歡迎您撥打本報熱線84326299反映情況,本報將協同銀監部門為您維權。

  

熱詞:

  • 理財産品
  • 銀行網點
  • 基金理財
  • 理財師
  • 忽悠
  • 渣打銀行
  • 明碼標價
  • 隱現
  • 銀行理財
  • 中資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