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隔壁住著巴菲特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和訊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身邊的巴菲特》譯稿終於殺青,這是一部誕生在深圳—香港火車上的書稿。近半年來,我是在往來深港的車上,好整以暇地一個章節、一個段落地翻譯出了這本書。手中這本原版已經被翻得書頁泛黃、邊角磨損了。對於我這樣從事投資銀行工作的人來説,譯書似乎是一件奢侈和難以想象的事兒。翻譯的難度其實遠超過自己寫書,因為翻譯的過程其實是二次創作。

  對於一本書,讀一遍可能已經理解了意思,無需再讀。而翻譯則需至少讀兩遍,將原作要表達的內容完全磨碎,再用另一國的表述習慣重新組合。這個過程欲速則不達,實在是個不得不被修身養性的工作。之所以接下這本書的翻譯,也是出於我的專業原因和個人好奇。中國內地對外開放的大門在不斷擴大,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將不斷加速。

  內地已經有很多人在香港開了港股賬戶,在我所在的公司,也有少數投資人開了美股賬戶,有專人負責在夜間(美國東部日間開市時段)負責處理客戶的買賣指令。中國內地上市公司已經佔了香港股市近半邊天,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也經常引發市場的關注和波瀾。可以毫無懸念地預測,幾年之後,國內將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投資者將資金投向海外市場,尤以投資成熟的港臺、美、日、歐洲股市為先。客觀上,讀者需要更多地了解美國股市的信息,但這方面有用的讀物,目前國內還不算多。

  近年來,國內出版界引進了一些有關華爾街的書籍,主要以刻畫華爾街歷史人物、描寫重大事件、揭露資本界內幕和金融危機之類的書為主,能夠讓讀者一窺美股交易技能的書比較少見。而A股之所以形成了以散戶為主的格局,其實與股票操作類書籍的普及有很大的關係。通過翻譯這本書,通過閱讀十位投資人的炒股故事,我對操作美股也有了更豐富的感性認識。本書作者馬修謝夫林在《福布斯》雜誌和網站任職20多年,他的閱歷橫跨紙媒和網絡媒體。

  作為專業財經記者,他采寫的這些投資人的股市經歷既精彩又不失專業,對每個投資人都從投資風格、投資方法、投資案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挖掘。本書的十位主人公都來自民間,不僅年齡偏大,而且從未接受過正規的金融和財務教育,所從事過的職業也是五花八門,因此,他們作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不起眼的草根,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平地建起了財富的大廈,這實在是充滿誘惑的謎。

  馬修謝夫林沒有忘記在每章加入一個投資人小傳記,為我們展示了主人公成長的足跡。每章末尾還摘錄了投資人的片言只語,這些來自博客、BBS、微博的感悟,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成功原來是如此觸手可及。投資成功沒有玄奧的秘訣,馬修謝夫林用事實告訴我們這個道理。這是催人奮進的好消息。我想,書中這些成功的投資人與國人的不同之處中,市場是一個明顯的區別。

  美國股市發展得成熟,對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護,在這樣較為健康的市場環境裏,個人投資者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好的業績。對應到中國股市,那些人將被稱為散戶,與成熟市場的個人投資者相比,其處境和投資結果大相徑庭。坦率地説,對於A股,我對散戶的建議仍然是,要麼遠離股市,要麼將資金委託給專業投資經理人。

  作為股市新兵,貿然入市的風險是巨大的,甚至是個人無法承受之重。中國股市的制度完善任重道遠,對中小投資人的保護還需極大提高。在不久的將來,會不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隨著對外投資的進一步開放,國內部分個人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境外較為成熟的證券市場,這反過來會促進A股加快改革。屆時,我們應該有機會看到,本書描繪的同類人物也在中國大陸出現了。這是一個美好的設想,但願能夠儘早實現。

  本書前言、第1~5章、第10~11章由鄭磊(博客,微博)翻譯,第6~9章由聶玉芳翻譯,全稿由鄭磊統一統稿、修改和潤色。因本書所涉及投資行業很多,專業內容較多,譯者作為資本市場人士,難免不精於其他行業,疏漏在所難免,希望讀者諸君指正和諒解。

熱詞:

  • 投資人
  • A股
  • 個人投資者
  • 散戶
  • 美股
  • 福布斯
  • 博客
  • 中國股市
  • 美國股市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