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困難群眾】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王治坤:
救助邁向法制化
本報記者 潘躍
當前,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為目標,以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為抓手,不斷推進社會救助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確化和專業化。
一要著力完善救助政策體系。要積極推進社會救助立法進程,實現從制度化救助向法制化救助跨越,為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二要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管理服務水平。要認真落實城鄉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社會救助水平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的聯動機制,積極探索社會救助標準量化確定機制,完善中央財政社會救助資金分配機制,引導地方財政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水平。要繼續完善低保審核審批機制,加快建立健全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為住房保障、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向低收入家庭擴展提供支持。
三要抓好國務院《意見》的貫徹落實,儘快報請國務院批准,建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著力強化各項救助制度的銜接配合。要從民政部門主管的醫療救助工作入手,總結推廣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點工作經驗,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低收入重病患者納入醫療救助範圍。
【就業政策】
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
就業牽住牛鼻子
本報記者 商旸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注意穩定和擴大就業,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實際工作中,要牢牢牽住這個牛鼻子。
穩定和擴大就業,是依據明年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宏觀環境做出的總體判斷。就業既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形勢的一個風向標。實現穩定和擴大就業,是對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貢獻。
我國每年新增需要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00萬人的水平,佔新加入人力資源市場勞動者的50%,是青年就業群體的重點人群,值得重點關注。
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力資源,努力開發高校畢業生,將其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點,既體現了政府對高校畢業生的關懷,也是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
穩定和擴大就業,壓力和挑戰都不小。如何在壓力面前保持就業的穩定並實現擴大?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繼續實施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選擇擴大就業的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確定經濟發展速度時,必須要考慮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的要求;進行宏觀調控時,必須要防止失業風險的産生;實施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形成促進就業的綜合性政策體系;把就業效果作為評價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最主要的指標,不斷強化各級政府“就業優先”的意識。
【小微企業】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
人才就是發動機
本報記者 王雲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強化大企業社會責任。相較去年,今年的亮點就是更加關注擁有核心技術、知識産權的小微企業。
善待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就需要善待人才,鼓勵、支持、指導青年創業,給剛起步的青年人一定發展空間。目前,一些經營比較成功的小微企業,都擁有了高中畢業以上學歷,甚至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正是這些人才給小微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小微企業的發展一定要有核心技術支撐,這樣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夠不斷發展壯大。而核心技術要靠人才來保障。
同時,小微企業的發展還需要符合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小微快遞企業,之前都是在擠壓下生存的,但電商的發展也給它們帶來了生存發展的空間,不少小微快遞企業也因此發展壯大起來。
事實證明,包括農民企業在內的不少小微企業,只是在剛起步的時候需要一些幫助,但一兩年以後它們就能夠發展得很好,不再需要扶持。
具體到“強化大企業社會責任”上來看,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對環境、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它們理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美麗中國的建設中,大企業更不能缺席,而是應該積極參與其中,回饋環境、回饋社會。
【社會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
養老全國一盤棋
本報記者 蔣雲龍
會議透露出來的核心信息是“國計”與“民生”的緊密結合,一方面強調了對“實實在在地增長”的追求,另一方面突出了“實實在在地惠及民生”的發展取向,而加強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無疑是體現這一發展取向的核心指標。
加強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意味著在鞏固已經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綜合型社會救助體系、即將實現全民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的條件下,政府投向社會保障的公共支出肯定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基本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水平將伴隨著國家持續發展而持續提高,社會保障將越來越成為全民分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其公平性、流動性與可持續性亦會得到提升。
加強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必須繼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快速提高這一制度的統籌層次。《社會保險法》和國家“十二五”規劃都明確提出了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的目標。沒有統籌層次的提高,不可能有真正平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也不可能有真正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因此,完善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辦法,拿出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案,是值得期待的重大舉措。
在新的一年,我們可以期待社會保障將逐漸成為實實在在地增長,實實在在地惠及民生的基本制度保障。
【住房制度】
中國房地産協會副會長朱中一:
調控還有下半場
本報記者 王煒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從住房保障和房地産市場調控兩手並重來定調住房政策,説明近幾年堅持的住房政策方向是正確的。
但是,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客觀存在,房地産調控仍處於關鍵時期。因此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堅持調控不動搖,説明房地産調控政策執行還有“下半場”,從近期各部門公開的表態看,相關政策短期內不會鬆動。
關於保障性住房,當前比較急迫的是要解決好建設資金問題和配套設施問題。政府應該加大對保障性住房配套設施的建設資金支持力度,避免一些項目建成後不能充分利用。此外,現在大量保障房進入分配階段,老百姓更注重質量和公平分配問題。
隨著近幾年一手抓保障、一手抓調控的實踐逐漸深入,住房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也逐漸清晰。要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各地一定要把組織編制和實施住房建設發展規劃與計劃作為引導預期、調控市場的重要手段。
過去,在調控上更多把調控房價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地方政府存在應付調控的情況,但如果由地方政府按照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房價基本平穩的要求制定規劃並且明確責任,就能夠調動市場主動調控的積極性,有利於實現目標。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