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消息(記者羅瀟 北京報道)2002年到2012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巔峰十年,也是中國證券市場風雲變幻的沉浮十年。十年間,中國股市經歷過滬指爬升至6124歷史高點的全民狂歡,也品嘗過連續四年下跌探底的苦澀行情。時至今日,股市已經成為了國家、企業和百姓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截至2012年10月31日,滬深兩市有效賬戶數已達1.39億戶,總市值超過21萬億元。如何評價這十年的中國股市,中國股市如何才能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對未來的中國股市又應作何展望,就這些問題,央視網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教授。
央視網:您如何評價十年來的中國股市變化?
趙錫軍:我覺得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最根本性的變化之一就是股市已經成為老百姓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議題。記得二十年多前深圳剛開始發行股票、試點開辦交易所的時候,根本無人認購,當地只能出臺措施,讓黨員幹部&&購買股票。而現在呢,全民投資買股票已經成為現實,連街頭巷尾的老頭老太太談起股票來都頭頭是道,這很能説明問題。
另一個重大變化體現在股市的法規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股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完善的産品開發、市場操作手法,至於交易技術的進步就更大,甚至比紐約和倫敦的證券交易所還要先進。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此外還有管理制度和監管觀念的變化。比如最早的時候,發行股票的方式跟分配財政資金是一樣的,先由計委定大盤子,再由發改委分配到各個部委、省市,部委和省市拿到額度之後再去讓企業改制,這還是計劃加行政分配的方式。通過多年的不斷改革,新股發行的核準制已經基本實現,IPO的額度由企業來提,行政性的東西越來越少,對更為市場化的註冊制或備案制也開始了討論。
但如果要説中國股市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還為時尚早。中國股市誕生、發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特殊歷史時期,它的身上既帶有一些計劃經濟思維支配下的傳統遺存,又具有一些由中國現階段具體國情所決定的特色性、創新性東西。因此,對中國股市的評價不能簡單化處理。中國股市的發展時間畢竟很短,從上交所開始至今不過二十多年,創業板建立到現在不過三年,而西方國家的股市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生搬西方國家的標準來衡量中國股市顯然只能得出一些不符合實際的結論。
央視網:您怎樣看待十年來中國股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趙錫軍:股市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明確市場經濟的方向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沒有行政動員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在市場之手的召喚下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股票市場,滬深兩市的開戶數以億計,數萬億的資金被募集到生産領域,資源得到了有效配置。這個規模和成就值得每個證券從業者欣慰和自豪。
此外,市場化理念在股票市場比在其他任何領域裏都走得超前,表現得明顯。日益市場化的中國股市在中國經濟中扮演了一個“市場經濟掃盲者”的角色,對市場經濟觀念在管理者、企業和普通百姓中深入人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央視網:在保護投資者利益方面,中國股市還有那些工作可做?
趙錫軍:首先我還是堅持那個觀點,對於中國股市的評價和比較要從它所處的發展階段上來認識。
從歷史看,各國證券市場在發展初期都十分野蠻,有些國家的股市在草創時期甚至沒有監管機構,完全是零規則運行,更談不上什麼保護投資者利益。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的股市一起步就有相應的監管部門去管理,而且是從相對比較嚴格的、計劃式的管理模式放鬆到一個市場化的管理、服務模式。所以,中國股市的起步階段比一些現在我們看起來很成熟的外國股票市場的起步階段要好得多,規範得多。以美國為例,在股市發展的二十年裏,因投機失敗或交易被騙引發的自殺潮屢見不鮮,而我們的股市波動所引起的惡性事件要比他們少得多。
就現實而論,中國股市處於市場發展初期,用管理部門的話來講就是一個“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很多東西都需要摸索和改革,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但如果我們逆市場化而行,對股市採取更為行政化的管理,不僅無法取得現有的成就,引發的震蕩恐怕會更大。
此外,投資者的心態也有待成熟,既然股市是一個市場,就要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就不能保證人人都掙錢,就不能理解為凡是IPO就一定能掙錢。監管和制度設計要是僅僅迎合投資者的胃口,企業的價值必然會被扭曲,ST不行就出PT,PT不行又該怎麼辦呢?這樣遷就下去,最終會出大問題的。所以,投資者在入市前要對風險有充分的估計,入市後要有冷靜的判斷,在市場出現波動時,更要以理性的心態來應對。就我個人的觀察,中國投資者經過多年市場經濟的熏陶,比起前些年來越來越理性了。
央視網:在您的設想中,一個成熟的中國股市應該是什麼樣的?您對未來中國股市有什麼預期?
趙錫軍:我個人覺得,理想中的股市應該在目前“新興加轉軌”的基礎上發生一個質的飛躍,跨越到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境地,在長效機制的保障下,各方都能做到各司其職,各擔其責。具體地説就是,各項法律制度更加完善,監管部門嚴格執法,從業機構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企業上市退市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投資者能夠完全對自己的投資風險負責。
要發展到這一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是歐美國家股市目前也很難説達到了這個程度。樂觀地看,郭樹清主席執掌證監會的一年多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正在於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這個思路是正確的,也是非常清晰的。
總之,一個更加成熟、健康、理性、規範的股市需要時間來打磨,需要監管部門、上市企業、證券從業者和投資者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