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綜合報道:(記者 周紅艷)過去的十年,中國製造業開啟了一個"黃金時代"。
十年間,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從2001年的5098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近3萬億美元,增長4.8倍,其中出口規模增長4.9倍,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十年來,中國製造業在"與狼共舞"中收穫讚譽,正如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所言:"十年過去了,數字擺在了那裏。事實證明了一切。中國贏了,世界也贏了,這是一個典型的雙贏結局。"
然而近年來,在經歷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在國際經濟環境,國內轉型改革環境都發生重大變化之後,中國的製造業來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需要為下一個十年的持續穩定發展找到正確的途徑和方向。為此,本網獨家專訪了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周民良。
中國正從"製造大國"轉型至"製造強國"
記者:您是如何評價中國製造業在近十年的發展歷程的?
周民良:從整體上來看,中國工業化最好的"黃金時代",正是入世後的這十年。十年中,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二,製造業的出口量更是躍升為世界第一。創造如此好成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如下幾方面:首先,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雄厚,加入世貿以後,中國憑藉此優勢大量引入外國資本和企業;其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十年來,很多跨國公司都將製造業生産線轉移到中國,把中國作為最重要的生産基地之一;另外,外國企業在佈局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這些"軟生産力"被中國的民營企業吸收,併發揚光大,推進了中國製造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但我們必須看到,中國製造目前"全球第一"這一頭銜只是數量規模上的第一,我們可以説自己是製造業大國,但從整體上來看,中國還不是"製造強國"。作出這樣判斷的依據,主要是目前可以觀察到,中國製造業産品的附加值並不高,主要還是那些技術含量不高、主要依附勞動力的加工製造業和依附資源、消耗污染都很嚴重的低端工業。
目前來看,中國製造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階段,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方向行進。
記者:要完成怎樣的衡量指標,才能説中國已經成為"製造強國"?
周民良:這一標準主要包含如下幾層定義。首先,有一批技術密集型的製造業,在經濟中佔據較大比重;同時,從整體上來看,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産業、資本密集型産業和技術密集型産業,都應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地位;另外,中國到時應該擁有一批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製造業企業和製造業基地。我這裡講到的"製造業企業"的定義不同於常識,它是指以中國為基地,以中國研發人員為支撐,以自主創新能力為依託,産品在國際上形成一定影響力的跨國公司。這些跨國公司必須要在全球500強裏面有一定的比重,才能夠體現出中國的競爭優勢。
實際上,産業整體技術水平升級這一目標得以實現後,這一優勢鏈條是可以來改造資本密集型産業的,製造業升級後,整個國家的轉型升級才能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製造業轉型應成為結構轉型核心內容
記者:我們在談到中國製造業升級的時候,常常會用到"倒逼"這一詞語。近年來,由於危機後國際經濟環境的巨變,中國的産業、出口和就業結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結合這些新變化,請您談談對於"新時期中國製造業定位"的看法?
周民良:我覺得製造業的轉型應該是中國整體經濟結構轉型的核心內容。我們常説,國民經濟包含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其中,製造業往往可以起到支撐點的作用。製造業技術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支撐、推動農業技術進步,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製造業的發展也支撐着服務業,像物流、交通運輸等,都需要製造業提供基礎支撐。針對這一觀點,美國曾做過一項統計研究,發現數年內的技術創新成果,主要集中在製造業上,這就意味着從發展格局上分析,製造業的技術創新應是經濟整體技術創新的核心,對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起着十分關鍵的作用。
記者: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力圖成為製造強國,但是有些國家成功了,有些國家失敗了,中國成為製造強國為什麼具有必然性?
周民良: 我覺得,中國製造業已經走出了符合國情與自身特點的科學發展之路,這是得到世界公認的,一些學者因而探討中國模式的成功之道。我認為,中國製造業其所以能夠取得成功,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改革取向。由於體制改革,使勞動力、資本、資源等生産要素都在需求最大化增值方向,推動了要素的有效流動與合理重組。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也使政府由全能性政府向服務性政府轉變。二是發展導向。就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解放生産力與發展生産力有效結合起來,循序漸進地推動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三是積極開放。在發展製造業上統籌國內資源與國際資源,尤其是實現了開放條件下對國際資本與國際市場的有效利用。四是大國國情。中國的人口眾多、國土遼闊,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供應,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中國買什麼什麼便宜,中國賣什麼什麼貴,就是講大國的規模經濟。作為大國,我們有巨大的發展迴旋餘地,可以進行廣大土地上工業佈局的合理推進,也可以在較大範圍引導資本進入和分工。園區經濟,産業集群、配套服務和快速反應是中國製造的鮮明特色,在許多先行發達國家也極為少見。
回顧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路徑,可以發現我們既充分利用了比較優勢,也在不斷培育競爭優勢,這使得在市場引導下的資源稟賦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一體化與産業分工的背景下,中國的比較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度工業資源配置的主導方向圍繞低廉勞動力進行,勞動密集型産業尤其是輕紡工業得到巨大發展;但隨着資本的積累和外資的進入,資本短缺的問題得以在市場解決,資本密集型産業的大發展成為可能;而隨着大批人才的培養出來、海外留學人員歸來和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技術要素的供給活力正在顯現,技術産出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技術密集型産業的巨大發展空間正在打開。我認為,中國製造業取得成功的上述因素未來會一直存在,而中央推動科學發展路線也不會改變,因而促進製造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趨勢將會保持下去。
技術創新在建設製造強國中具有關鍵作用
記者:我們剛剛講到的是製造業與整體經濟結構轉型的關係,那麼中國製造業內部結構目前較之前有哪些變化?還有哪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失衡狀態,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周民良:首先,我們説的"升級"應該是全面的升級,勞動密集型産業需要升級,資本密集型産業也需要升級,技術密集型也不例外。以浙江傳統産業為例,它的轉型升級主要是用新的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範疇,像紡織業、印染業,現在有一些印染工藝已經可以通過電腦進行設計加工,可以大大節約資源,同時産生的污染非常小。
而從內部結構角度來分析,主要涉及比例的問題。但實際上,比例從來都不是問題,觀念轉變才是問題。講述這一觀點之前,我想先回顧中國製造業的發展過程: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中國製造業主要是依靠資源和人力的比較優勢,通過市場競爭,佔據全球分工的一端。而如今,整個要素的供給格局和市場需求格局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中國就需要不斷調整自我的市場定位,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只搞勞動密集型的;但是加入世貿這些年,資本密集型製造業發展非常快,包括汽車、鋼鐵、化工、水泥,很多部門的産量已經世界第一了。目前,我們要搞技術密集型的産業,道理也是一樣,並不存在 "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敢不敢"和"做不做"的問題。
記者:如果我們想讓中國製造在中國經濟的下一個十年裏面繼續發揮"領頭羊"作用,怎麼樣看待技術創新?又需要防範什麼風險?
周民良:在技術創新方面我想列舉一個例證。美國是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典型的製造業強國。作為發達國家,美國製造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比重遠遠低於服務業並不奇怪。但美國人近年曾經統計過,美國的技術創新成果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領域。這説明,科學技術是生産力,製造業領域的科學技術是具有未來意義的生産力。中國正處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時期,增強國家競爭力必須依賴製造業領域的技術創新,必須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地激發科技活力,促進産學研在市場上的有效結合,促進技術要素的流動、組合、再配置,促進技術成果的爆發式生産與擴散性應用。當然,製造業的技術創新既要重視自主創新,也要重視開放條件下的引進與吸收。如果説,中國經過了中國勞動力利用中國資本面向中國市場的階段,後來到中國勞動力利用全球資本面向全球市場的階段,那麼未來將必然會擴展到中國勞動力利用全球資本、全球技術面向全球市場的新階段。為此,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應該在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基礎上,打造集成全球先進製造技術的信息交流平臺和技術交易平臺。
至於你説到的第二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包括內外兩個方面:在外是防範國際的貿易保護主義,堅決維護國際自由貿易秩序;在內是防範泡沫經濟。泡沫經濟助長市場投機、不勞而獲與社會不公,損害製造業科學發展的可持續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