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報道:(記者 周紅艷)俗話説"民以食為天"。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産業,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並稱為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
黨的十六大以來這些年,是我國農業、農村發生歷史性巨變、農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三農"發展進入又一個"黃金期"。中央一號文件連續9年關注三農話題,三農事業獲得快速發展。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為國家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然而,國家"十二五"規劃突出了産業結構調整的主線,強調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整個社會經濟各領域都進入一個深刻變革和轉型的時期。在這過程中,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産業如何適應形勢需求,如何面對"轉型"的客觀需要,成為值得深層次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為此,本網獨家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仝志輝。
將"三農"納入一體化管理更符合中國國情
記者:數年來,中央年年都在強調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在這些年的發展中都採取了哪些重大舉措?積累了什麼成功經驗?
仝志輝:首先從政策格局來講,把"三農"作為政策對像是比較科學,比較全面的。"三農"納入一體首先肯定了農業、農民、農村問題高度相關,不能割裂成單獨的産業,或者是一類人、某些區域的發展來看,而是應該把"三農"統一起來觀察。這是過去十年,我們在政策執行上實現了的一種佈局,是一個非常正確的見解。另外,多年以來我們強調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這就涉及到在國家整體發展策略上對於農業的定位,"重中之重"的表述也非常準確。
同時,我們還提出統籌城鄉發展,這不僅強調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綜合性,還體現了"三農 "問題在整個國家發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説"三農"問題的解決和國家發展問題的解決應同步起來,進行統籌的戰略安排。十年來,我們看到,在如上戰略佈局下的政策安排有很多,整體上呈現"由易至難"的趨勢。,比如説,十年間,我們取消了農業稅,從根本上為農民減負;此後是要求加大財政支農的力度;再以後是興修水利,科技興農戰略。這些政策實際上都是為統籌城鄉發展而服務的。
近年來,政府在資源和財政配置上都對農村農民有所側重,除了加強對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創新的投入外,還加大了對農村的義務教育、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投入,並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基礎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着力要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制定統籌城鄉發展戰略以後,實際上就是改變以前在資源投入上偏重城市的問題,使得社會資本和政府財政對城鄉的支出基本均衡,在某些方面,甚至對農業農村會有所側重。
農業發展"穩中求變" 體制改革正當時
記者:您剛剛講到的是從政策統籌方面,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制度設計。單就農業來講的話,近年來發展的現狀如何?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仝志輝:首先我們要穩定和完善農業的基本經營制度。包括明確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要長期穩定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機制;同時,不斷完善各項配套制度,如完善土地的流轉制度、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乃至到供銷領域,推進"農超對接"模式,解決農戶面對市場的局面等等。
而除了穩定與堅持外,我們還需要對許多不適應農業經濟未來發展的方面進行改革。像對糧食流通體制進行改革,對集體林權制度進行改革,通過改革的層面促進農業的市場化;除此之外,我還想特別提到一點,就是對於農業科技應用部分,我們應該轉變一些觀念。現在我們所提倡的農業機械化、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研體系設立等等這些構想,單靠一個農戶乃至幾家農戶是做不成的,推進現代農業,主導力量應是國家與政府,從財政和政策上給予農業更多的産業支持,引導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和農業機械的升級換代。
農業現代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場配置資源
記者:農業科技服務的最終主體是農民,這就意味着創新是否可以執行得很好,關鍵就在於農民怎麼樣把科技應用到農業生産當中去,據您的觀察,現在我們在這方面的建設情況是怎麼樣的?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仝志輝:農業科技利用這一問題,實際上可以分兩部分來具體分析。首先,是公益性質政策,像是農機補貼這種類型,國家是直接補貼給使用者的,這種情況不存在利用效率的問題,基本上沒有公平門檻;而另一種模式的政策,主要體現在利用上,像水利設施,不同農戶之間,勞力不同效率不同,對於這一技術的利用程度都會有不同。而後者,正是目前我們需要着力改善的部分。我認為,涉農部分的補貼政策需要進一步的細化,改善貧弱農戶利用先進科技的能力,針對不同産區的不同比較優勢,區別性的投入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區別性的給予補貼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我們時常存在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認為農業産業化、農業現代化,需要完全依靠市場配置,才能取得最大效益。實際上,這種觀點是有誤區的。農業是帶有公共性質的産業,它本身就需要社會的支持,放任其完全市場化,可能會導致這一産業吸引不到足夠的投資和人力資源。
探索中國綜合農協的發展路徑
記者:別的産業或許會對農業發展産生"擠出效應"。但我們知道"三農建設"從根本上來講,是無法脫離中國經濟整體結構調整的背景,農村的産業結構也亟待變化升級,據您的研究,未來的中國農村經濟,在整體國民經濟中該如何定位,並且逐漸轉型?
仝志輝:我們知道,中國是世界上勞動力最為富足的國家之一。農業儘量保持勞動密集型的産業結構,對於減緩我們國家就業壓力,保障整體國民都能享受勞動工資收入作用關鍵,因此不要一窩蜂去搞"大農場"農業,那種模式其實並不適合中國的比較優勢。
目前的農業市場化存在兩種發展趨向,一種是將兼業農戶邊緣化的市場化,一種是將兼業農戶作為主體力量的市場化。在前一種市場化的組織結構下,兼業農戶可能越來越受限於農業生産者的角色,而無法進入農業加工和經營環節獲得市場利潤;由於其分散,在與加工和經營者的談判中越來越沒有談判地位,使得生産環節利潤越來越少。從根本上來講,這是一種由農戶以外的資本力量主導的農業市場化。而分散的農戶經濟面對農業商業化和農業産業化的發展,要實現自己的利益存在巨大的困難。"大農吃小農"是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典型現象,表面看起來是合作社治理結構的規範問題,實質上是合作化發展的各種利益主體的資源稟賦、利益結構的對比和連接方式問題。這兩種模式各有欠缺,實際上就意味着新時期的農村經濟渴求"組織化升級"。
我們研究認為,當下我國應效仿日韓,在農村推廣金融合作、供銷合作、專業合作三位一體的綜合農協,,將農民組織起來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綜合性合作,保障其在部分非農領域的收益,普惠性而不是精英俘獲性地給予財政與稅收扶持。這一模式將使農業農民有獲取涉農産業大部分利潤的能力,並且可以公平分配;同時,又有承接國家農業扶持資源並公平利用的能力;同時它又是金融機構,所有農民和農業的積極都通過它進行融通,並且把金融的利潤也留在農村。有組織做保障的話,農業經濟就會強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