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中國貨物出口增長乏力之時,中國資本“出海”的步伐卻在加快。從年初的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到最近的光明食品收購法國Diva葡萄酒,中資企業的胃口似乎越來越好。然而,面對海外收購的巨大不確定性,如何為涉足海外的中國資本保駕護航成了當務之急。
機遇不錯挑戰重重
安佰深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曦軻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和跨境投資印象深刻。他在最近舉行的“2012陸家嘴論壇”上指出,2006年中國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是180億美元,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直接投資是660億美元。到2011年,中國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已達到600億美元,年均增長28%,基本趕上海外對中國的投資。
德意志銀行亞洲區投資銀行主席蔡洪平認為,現在是跨境並購的好時期:一是受宏觀經濟影響,很多公司的股價從來沒這麼低。很多銀行股的市凈率低於1倍。二是無論國內國際,做增量投資市場空間不大,“這是一個存量資産的整合時代。”
雖然機遇不錯,但對於初涉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來説,風險和挑戰重重。商務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度,我國的境外企業數量達到18000余家,形成海外資産約1.6萬億美元。然而,中國五礦集團總裁、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副會長周中樞日前卻表示,2011年中國的海外投資凈收益為負268億美元。
風險這麼大,為何還要走出去?一方面,這可能是為國際化交學費;另一方面,成功的好處也非常“誘人”。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説,多年前聯想就做到了國內第一,但依然有很強的危機感。因為在PC行業,離開前五名沒人會記得你,而聯想當時恰好是全球第十名。通過冒險收購IBM的PC業務,聯想如今晉陞全球第二大電腦公司,無論規模還是形象都有了極大提升。
收購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縱觀今年以來中資企業的收購案,可以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相比于早年瞄準能源資源等實物資産,如今中國企業對品牌、技術和渠道等無形資産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無論是三一收購昔日的德國技術老師,還是光明收購老牌的英國穀物公司,都屬於此類情況。
在一定程度上,這契合了蔡洪平關於中國企業“缺什麼買什麼”的論斷。中國經濟發展到如今,物質的供應已相對充裕,無論産業轉型升級還是需求更新換代,都對技術和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
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王宗南解釋了幾起收購案的動機:5.3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瑪納森食品集團,是看中其在澳大利亞等地掌握的5萬個零售店舖網絡,收購後光明的産品可以通過這個網絡進入國際市場。收購英國穀物公司維他麥,是看中其一流的品牌。
他坦承,國內的食品安全目前尚存在一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把自己的品牌做好,也要到海外收購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品牌。這些品牌,一般都有幾十年的歷史,引入中國後有助於提振消費者對中國食品的信心
收購的資産“升級”,收購的技術含量也在變高。紅杉資本合夥人沈南鵬説,相比于實物資産,品牌、技術的核心要素是人,對人的管理顯然要比對實物的管控難,這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面臨的新挑戰。
闖關練足內功是首位
面對本來就不小的風險,以及越來越高的收購難度,中國企業如何闖關?
練足內功是首位的。蔡洪平説,走出去的前提是“受人尊敬”,如果企業自身不過硬,收購的結果可能是糟蹋別人的品牌。管理諮詢機構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韓微文建議,對有些企業來説,在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之前,不要急著走出去。
找好幫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都出現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的身影。“一般而言,PE擁有國際化的資源、廣泛的人脈,以及對行業的深入判斷,這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所急需的。”趙令歡表示,而且,引入PE做幫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佐證收購是“商業化行為”,減少不必要的阻力。
王宗南也回應説,企業一般擅長實業運作。“從加強資本運作的角度看,歡迎PE作為財務投資者加入收購。”
海外收購,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其實是理念衝突。王宗南説,在對企業的價值判斷上,中國採用的標準是稅後凈利潤,而海外卻注重EBIT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每個國家的稅制和會計準則不一樣,國企在這些方面並未取得共識。王宗南強調:“更重要的理念是管理方法。我國對國企的管理,與國企對海外企業的管理,應該是大不一樣的。如果生搬硬套,那麼收購是成功的,結果卻可能是失敗的。”(何欣榮 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