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廣州6月10日電 (記者鄭天虹張琴)在中國許多一線城市,越來越多的公交車、公務用車、出租車上貼著“純電動”、“混合動力”等字樣。然而,中國擁有私家車的家庭卻鮮少購買新能源汽車。這“一熱一冷”的局面正是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的寫照。
自2010年6月,國家四部委聯合發文推廣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深圳、上海、杭州、合肥、長春等5個城市購買新能源汽車可獲補貼,這在當時被業界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春天”的標誌性事件。
按照規定,25個“十城千輛”示範城市,必須在2012年底之前達到1100輛新能源汽車。然而,截至2011年底,僅有上海、杭州、深圳、合肥、長株潭地區完成了1100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工作。
另一方面,眾多車企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但市場現狀並不樂觀。來自工信部的數據表明,截至2011年底,有75家車企的361個新能源車型登上産品公告,但2011年全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産銷僅8000多輛,與2009年《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定的50萬輛以上的産銷目標相去甚遠。
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廣汽研究院院長黃向東指出,國家的規劃是在2015年達到50萬輛,到目前完成率很低。例如,能夠享受國家給予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相關補貼的5個城市銷售量都非常少,最多的合肥去年是2000多輛。深圳是5個城市中力度最大的,去年銷售量也僅550輛左右。
國家重視、企業積極,同時又是節能減排的良策,新能源汽車在油價高漲的當下理當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令新能源汽車發展陷入泥潭?
杭州一位開純電動出租車的司機告訴記者,顧客如果要去遠一點的地方他都不敢拉,因為汽車充一次電只能跑80公里,怕還沒送到就沒電了。
這實際上部分道出了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車的使用尷尬。黃向東説,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首要難點是“里程憂慮”。這種車需要充電,得去充電站,如果是快充,可能半個小時才只能充80%,還要停半個小時才能走。而且目前充電站點還很少。
前不久,深圳一輛純電動出租車遇撞爆炸起火事件,又讓很多人對中國電動汽車技術成熟度産生質疑。黃向東分析説,消費者認為電動汽車技術不成熟,因此持觀望態度的多,真正動心購買的少。而新能源汽車的售價貴也是市場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標準仍然空白,電噴系統和自動變速箱技術被外國企業壟斷,阻礙産業發展。
長安新能源汽車公司總經理任勇認為,國內自動變速箱技術很弱,控制方面的技術基本為零,影響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此外,很多發達國家都有新能源汽車標準,以規範市場和確保安全,中國尚未有相關標準。
更為關鍵的是,目前充電等配套設施和政策的欠缺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瓶頸。
專家建議,要真正激活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必須突破市場與政策困局。中國應儘快出臺行業技術標準,同時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扶持和補貼政策,擴大示範城市和補貼城市的範圍及力度。對於企業而言,應多注重自主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市場推廣和商業模式。
5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其中將“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備受關注。
華南理工大學汽車工程研究所教授姜立標表示,政策看好,還需配套落實,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發展取決於多方因素,此番利好政策能否帶來“春天”,企業仍在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