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本次G20峰會再次聚焦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全球治理等重要議題。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見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治理結構反映出三大缺陷(見表),如果國際社會對全球治理結構改革方向及路徑不能夠達成一致的話,全球系統性風險、經濟失衡、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等重大問題就不可能有效解決。從歷史經驗看,如全球治理問題不能得到很好解決,經濟全球化進程最終會被世界性大危機或世界性大戰所中斷。“最終受害的是國際社會自身,尤其是發展基礎十分脆弱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
在經歷過這一輪國際經濟危機後,張燕生認為,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都將出現階段性轉捩點。開放的世界經濟格局不會改變,但全球系統性風險會上升。
消除系統性風險
儲備貨幣宜均衡
張燕生指出,經過危機後,大家都明白,在全球治理結構、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中,要想不遭受系統性的風險,就必須要讓世界貨幣體系一步一步地朝穩定的、均衡的貨幣格局演變。
“但這一過程將很漫長,或許需要60年甚至更長。”張燕生認為,未來如果歐元能夠再存在60年,那麼歐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所佔的比重可能將從25%上升到35%;如果人民幣能夠再使用60年,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貨幣中會佔到15%的比重。屆時歐元和人民幣加起來,所佔比重就可能達到50%,再加上佔總比重10%的黃金和瑞士法郎,那就達到60%,而美元就只佔40%。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投資者、每一個貿易者、每一個生産者在選擇資産的時候就可以在美元、歐元、人民幣和其他的貨幣中間有一個對衝風險的選擇。
對於中國,張燕生認為,下一步的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升資本國際化程度,大力促進金融創新和金融深化,培訓農民工和提高人力資本增值,都是一些最重要的發展課題。為此,開放競爭、完善市場、加強監管、重視人才,是發展潛力進一步改善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