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迎龍鎮村民變身土地護理員
綠油油的農田上,分成若干個小分塊,由市民自由認養,認養的田地由農戶代為管理,上面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蔬菜。南岸區迎龍鎮通過發展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該鎮開闢“四季壟耕”促增收,全鎮人均收入達到8004元,預計今年,將突破萬元。
定向種植無公害果蔬
據迎龍鎮黨委書記舒朝斌介紹,CSA即“社區支持農業”,由城市人群以預先支付的方式承擔風險,農業經營者或農民則需以生態有機農業方式,進行農業生産。在迎龍鎮,這一模式發展為“四季壟耕”項目。項目分為“北斗鋤禾開心農場”、“清谷問耕生態菜園”、“茍家結廬市民農園”、“龍頂摘香四季果林”四部分。
目前,“北斗鋤禾”已吸引200余戶城市居民家庭和16個單位認種生態蔬菜;“清谷問耕”吸引了區內外16家單位建立對口幫扶型蔬菜基地,發展規模達420畝。“茍家結廬”打造的市民農事體驗基地和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達50畝。全村有50個以上的家庭每年僅勞務收入每戶將增加12000元,加上土地租金收入及相關配套服務收入,每畝地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達到1萬元左右。
打工仔回村重操舊業
清油洞村鹽家嘴村民劉曾祥就是一位土地護理員。1年前,他在大渡口打零工,家中4.6畝土地則由父母耕種。2010年3月,聽説村裏將建“開心農場”後,劉曾祥動了心。他拿出所有土地,回家重新拾起鋤頭。
劉曾祥算了一筆賬:土地租金每年分近5千元。自己和父母每年有近4萬元工資。“比打零工好多了!”劉曾祥樂呵呵地説。如今,他家房屋重新翻修了外墻,還新購置了一台液晶電視。
據悉,城裏來的農業志願者每月定期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在志願者建議下,種植過程中,村民摒棄化肥改用農家肥,不用農藥而通過水式太陽能殺蟲燈來殺死害蟲。
據迎龍鎮黨委書記舒朝斌介紹,2010年7月啟動後,通過200畝“北斗鋤禾”、420畝“清谷問耕”、50畝“茍家結廬”、3360畝“龍頂摘香”,全鎮人均收入達到8004元。預計今年,將突破萬元。 重慶晚報記者 任文劼 張質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