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東京電力核事故工人臨時聘用 用後即棄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6日 0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信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本週説,首批超過3600名工人在3月11日地震和海嘯後參與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物質泄漏,其中69人“行蹤不明”。之所以找不到人,是因為壓根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在東電的記錄冊中,這些臨時雇傭的搶險人員要麼沒有登記姓名,要麼簡單以“A先生”或“B先生”指代。這違反安全規定,卻折射出日本核電工業40多年來的“傳統”做法:雇傭臨時工從事危險作業,按天發放薪酬,不提供安全培訓,不提供健康檢查。簡言之,“用後即棄”,或曰“一次性使用”。

  路透社24日播發《日本“一次性使用”核電工人》,揭露其中內幕…… 據新華社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50人留守核電站搶險,時至今日在世人心中,“福島50人”早已成為一組無關人數的英雄群像。然而在路透社的“特別報道”中,兩名記者採訪20多名東電現任和前任員工以及醫生和專家,發現在搶險人員“英雄行為”的背後是日本核電工業的一項“傳統”:危險作業環境缺乏監管,工人承受風險。

  英雄背後

  幾乎沒人接受防輻射培訓

  據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及附近區域積累高輻射污水後,東電出動大量人員收集污水。然而不少工人是東電匆忙間臨時雇傭,缺乏全面培訓和充分防護,進入高危區域時甚至不懂得配帶輻射測量儀。兩名工人由於沒有分配到膠鞋,便穿著普通鞋趟入放射性污水,結果受傷入院。即使是在事故發生3個月後,參與搶險的作業人員中幾乎沒人接受過符合國際標準的防輻射安全培訓。

  截至6月下旬,9名工人受輻射量超過250毫希沃特這一安全上限,115人超過100毫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研究顯示,對遭受100毫希輻射者而言,平均每100人中大約兩人面臨致命癌症風險。然而,多名在福島搶險的員工説,承包商在培訓期間告訴他們,在輻射量達到100毫希或逼近200毫希之前沒什麼好擔心。

  烏龍雇傭

  卡車司機卻成搶險臨時工

  多名核電專家説,自20世紀70年代核電興盛以來,日本電力企業依賴臨時工從事維護和維修作業,按天發放現金薪酬,上崗時不提供全面安全培訓,離崗後不提供健康檢查。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一個星期內,東電“拜託”多家大型建築和工程企業幫忙雇人搶險,這些建築和工程企業隨後又“拜託”600多家小型企業幫忙。各級承包商同時出動,源源不斷地把臨時工送往福島等地。

  一名60多歲的工人告訴記者,他看到地震和海嘯重災區宮城縣某企業招聘卡車司機的廣告,隨後成功應聘。出乎意料的是,他實際上被送到福島縣,從事第一核電站5號反應堆冷卻作業。這名男子只是透露自己每天能掙大約300美元,是當初談好的兩倍。然而上崗第四天才分配到輻射測量儀,如今他正在向東電索賠。

  東電辯解

  反正“承包商也有責任”

  2002年,東電承認5年前隱瞞證據,但稱臨時工的詳細資料歸承包商負責登記,東電無從接觸相關文件。承包商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會社則説,沒有登記外國臨時工的資料。另一家承包商東芝公司乾脆説,無法確認曾經雇傭外國工人。

  曾在多家核電站幹活的邦夫堀江(音譯),在《核電行業的吉普賽人》一書中寫道:“對電力運營商而言,合同工只不過是用過以後可以丟棄的設備。”

  而對這類涉及安全培訓不足的指責,東電發言人松本純一回應:無法確認承包商向臨時工提供了哪些培訓,反正“承包商也有責任”。

  現身説法

  最危險工作交給外國臨時工

  藤井和訓(音譯)現年72歲,曾任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會社項目經理,參與建造多家核電站。

  大學時代,他驚嘆“用小小一茶杯物質便可生成近乎無窮的能量”,決意投身核電事業。1997年,他“懷著使命感”接手職業生涯最後一個大型項目:修復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堆芯圍筒裂痕。

  然而,藤井驚訝地發現,運營商從東南亞、沙特阿拉伯和美國聘用焊工,把最危險的作業交由這些人完成,以致外國臨時工“受輻射量超過日本工人”。

  一天,藤井目睹幾名美國工人的作業場景,在日記中寫下《聖經》句子錶達內心憂慮:“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他告訴記者,沒多少人知道內情,“但我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們當時的做法違反了日本安全(作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