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際板:市場不能承受之重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9日 0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志林博士

  上周暴跌150點,全中國投資者都知道是國際板將推出惹的禍,但媒體都主要把禍源引向歐洲主權危機升級至五國和美股的下跌。但只要去看這些國家的股市,一週來竟是跌少漲多,就會發現,中國股市一再拿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而自擾、自殘,實在可笑。

  國際板緣何如此不得人心?投資者最清楚,當前A股最不缺什麼,最缺的又是什麼。

  最不缺之1 傳統産業大盤股

  國際板的積極鼓吹者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當今中國資本流動性氾濫,缺乏投資渠道,缺乏有價值的投資品種,要讓世界500強來讓中國老百姓分享利潤。”好耳熟!當初工行、中行、建行、交行上市前都這麼説,美其名曰“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石油也這樣説過,但還是破發40%,從最高價跌掉78%。市盈率僅8倍、成長性世界居前的幾大銀行股,即使比H股低20%也沒人要。這表明,中國不是缺少有價值的大盤股,而是大大過剩。身處歐債、美債危機下的世界500強,還有比工行估值更低、成長性更好、價格更便宜的嗎?以70元-80元高價發行的匯豐控股還會受到歡迎嗎?

  最不缺之2 股票

  明明當前中國股市平均市盈率已下降到15倍,全球估值最低,堪比998點、1664點、2319點等歷史底部,表明已不堪承受擴容大躍進了。但有關部門仍一意孤行每週生産8個“新生兒”,仍以高出二級市場2倍-3倍市盈率發行,遂使一生下來就成為“殘疾”,引起以前的“新生兒”集體“抽筋”、“打滾”。美國股市一二百年才3600隻股票,日本六七十年才2000隻,中國僅20年就有2530隻,中小板三年就有580隻,創業板一年多就有221隻,創業板指數比起點還低23%。這不是明顯與科學發展觀唱反調嗎?

  最不缺之3 資金

  雖然從M2看,70多萬億元似乎是流動性過剩,但都早已進入實體經濟和房地産,而未進股市。看起來中國股民有1.57億戶,全球之最,但據權威數據,有2700萬為休眠廢棄戶,再扣除60%的空戶,有效賬戶僅5700萬戶,其中交易性賬戶僅1280萬戶,以滬深各開一賬戶計,真正的投資者僅600萬—700萬人,怎能撐起日益擴大的大盤?雖然中國居民存款有30多億元,但絕大多數是老百姓的養命錢,在社保體系不健全、通脹不斷上升、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下,怎指望大量儲蓄往動蕩不定的股市搬家?當前貨幣從緊十分嚴重,股市資金更提襟見肘,有關方面竟還想掘地開採,實在是失去理智。

  最不缺之4 安全性和信心

  無論是GDP,還是各行各業,都是一年更比一年好。唯獨股市從2009年至今的三年,搞來搞去又從終點回到起點,總以連續暴跌方式走回頭路,讓投資者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一點穩定性、安全性都沒有。10年間,經濟翻兩番、貨幣發行量增4.5倍、房價漲8倍—10倍,而股市僅漲400多點,平均每年2%都不到,怎能令投資者有信心?

  最不缺之5 把“國內板”先搞好

  股市中的資金都是為贏利而來。增量資金介入的前提,就是看有無財富效應。但從這三年看,指數絕大多數都在2700點上下徘徊。機構和個人做的都是無用功,在去年股市表現全球倒數第二基礎上,今年前五個月又全軍覆沒,70%新股破發,普遍低於發行價30%—40%;中小創業板股價普遍跌60%,指數重回半年線和年線之下,再陷擴容過度導致的人為股災。投資者並不是一概反對國際板,而是強烈要求先把國內事情(國內板)搞好。現在B股、A股、中小板、創業板都成為一個個“豆腐渣工程”。尤其是創業板,一年就慘遭失敗,普遭腰斬,跌入深淵。市場只能用連續暴跌來宣泄對國際板的強烈不滿,抗議不顧實際、一意孤行、好大喜功、濫用公權的專斷決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