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周其仁(專欄)
不論將來的高鐵全盤開張后,鐵路財務盈利還是虧本,只要投資立項通過審批,它就立刻對信貸、貨幣和物價産生影響。
首先,它立刻推高了對銀行信貸的需求。符合國情的規則是,越是政府項目,越是審批規格高的國家項目,可借貸資金比例越高。更高級別的國家投資項目,直接意味著更大數量的銀行信貸。
這類貸款需求也總能優先得到滿足。在國情約束之下,投資項目取決於由哪個級別的政府做出審批。在這個圈子裏,實現國家項目信貸的供求平衡,“交易費用”實在是很低的。
於是人們看到報道,京滬高鐵上馬時,財政預算投資不足,保監會就協調若干國家保險公司對該項目投資。當這家“僅次於三峽”的鐵道部“企業”籌夠了自有資本,就可以大舉向銀行借貸。從金融流程分析,那幾筆原本趴在銀行賬上的保險金,一旦注入京滬高鐵公司,頓時就活躍起來,因為從此它們有資格充當“支點”,以便京滬高鐵從銀行裏借貸出更大數額貸款。銀行可貸放的款項,來自機構和個人的存款。最神奇的地方,是機構或個人的存款也可以來自從銀行得到的借款。假如商業銀行貸給京滬高鐵1000億,後者花掉100億,餘下900億存入銀行,於是可貸資金又多出來900億!
當今世界,只要還沒有回到金本位和百分之百的儲備制度,舉世的商業銀行就都有放大存貸、創造貨幣的功能。中國的特色,在於“政府主導”的投資在全部經濟活動中佔有很大權重,所以行政權力可直接參與貨幣創造。在更早的源頭,一紙政府公文甚至幾個全新的概念及論證,就可開啟源源不斷的貨幣創造的川流。
跨越式發展的高鐵不過是中國諸多産業部門中的一個。“鐵公基”、電力、能源、通訊等,哪一個部門不爭相跨越式發展?又有哪一個大部門不是在“政府主導”的特色覆蓋下,在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對中國式貨幣創造做出偉大的貢獻?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政府層級很多。上行下效,支配著中央“條條”的機制,也一樣支配著地方的“塊塊”。普天之下,哪看不到“政府主導”的投資?差別不過是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和鎮政府,或是由明白人管著的政府,還是糊塗人掌控的政府而已。中國特色的貨幣創造,動能極其強大。
條條塊塊政府以行政權力放大銀行信貸,不斷創造貨幣,並不是單靠商業銀行就可獨立完成的。在法定不可兌現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每一塊錢都是央行出品。離開央行源源不斷向商業銀行注入基礎貨幣,信貸放大中的“貨幣創造”就是無源之水。在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政策約束下,央行不斷大手買入外匯,在積存全球第一大國家外匯儲備同時,也把等價的人民幣基礎貨幣注入商業銀行。這就是説,以基礎貨幣干預、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恰為行政權力放大信貸、創造貨幣提供了條件。
去年年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72.6萬億,比2002年年末的18.3萬億增加了54.3萬億——8年之間幾近翻了兩番!這也許是轉型中的過渡性現象,既為國民經濟超高速增長奠定基礎,也為物價總水平的累積性推高,準備了貨幣條件。
(作者係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