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厲以寧:應雙向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1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市場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厲以寧:“雙向城鄉一體化”是改革新思路

  厲以寧提出,中國城鄉一體化改革的新思路應向實現“雙向城鄉一體化”推進,中國實現城鄉一體化,至少還要花20年的時間。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潘穎)3月13日,在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和財政部財科所聯合發佈《中國城鄉統籌發展報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大教授厲以寧提出,實現“雙向城鄉一體化”是中國城鄉一體化改革的新思路,消除城鄉一體化的體制障礙是改革的重點之一。中國完成城鄉二元體制改革、實現城鄉一體化,至少還要花20年的時間。

  厲以寧表示,這些體制障礙包括農村産權制度、土地承包制度、農民就業環境和農民社會保障缺失等多方面,這些問題是決定城鄉一體化發展方向的重要戰略問題。

  迄今為止,中國正在推進的城鄉一體化是單向的。雙向的城鄉一體化是指農民可以遷往城市居住,可以在城市工作或經營企業,而城市居民也可以遷往農村居住,可以在農村工作或經營企業。報告指出,中國目前的城鄉一體化之所以是單向(即只有農民由農村向城市的遷移,而不存在城市居民向農村的遷移)的,關鍵不僅在於城鄉居民的戶籍是分列的,更重要的在於土地制度是二元結構的,即城市實行的是土地國有制,農村實行的則是土地集體所有制。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制是雙向城鄉一體化的重大體制障礙。

  厲以寧提出,應允許承包土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的入股、置換、抵押或轉讓,一旦體制障礙消失了,農村不愁沒有資本可用,農民也不愁沒有融資渠道。在雙向城鄉一體化的條件下,資本下鄉、技術下鄉、人才下鄉總會相伴而行。其中,資本下鄉最為關鍵,而且資本下鄉是先行的。過去被認為沒有投資價值的重大項目,如低産田的改造、沙漠化和石漠化的治理、農村公用事業的建設和發展等,都會因承包土地使用權的流轉而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他表示,雙向城鄉一體化的推進,一方面可使農民“帶資進城”,加快了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城裏願意遷到農村的個人和企業也可以如願以償,“帶資帶技術下鄉”,在鄉下生活、工作、投資。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將隨之取消,代之以全國統一的身份證制度。隨著雙向城鄉一體化的推進,不僅傳統的服務業會進一步發展,而且現代服務業也會迅速發展,第三産業在國民生産總值(GNP)中的比重也將不斷上升,三次産業在國民生産總值的比重將趨於合理,新的崗位將在第三産業的發展中涌現出來。到時,城鄉社會保障也將一體化。城鄉居民的後顧之憂將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追求生活質量成為全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共同願望。內需將會有大的突破,中國經濟也會轉入以居民消費拉動為主。

  而在城鄉一體化的推進過程中,為了防止出現無業、無地、無社會保障的“三無農民”,報告表示,應當在徵用或收購農民的承包地或宅基地時,讓失去土地的農民建立穩定的個人社會保障賬戶。該資金可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政府從土地轉讓所得的資金中劃撥一部分進入農民個人社會保障賬戶;二是得到了補償費的農民從自己所領到的補償費中劃出一部分,進入個人社會保障賬戶;三是由得到土地的開發商、企業或建設單位交一筆錢,進入農民個人社會保障賬戶。而這三部分資金都應當是強制性交納的。

  此外,為應對農民土地入股後因經營不善破産的風險,可考慮試行土地入股保險制度,即在一些城市設立由國家控股的專營農民土地入股的保險公司,或在現有的國家控股的保險公司下面設立專營農民土地入股保險業務的子公司。農民事業合作社在吸收農民承包地入股後,就在保險公司上保險,定期交納保險費,如果萬一因市場風險而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倒閉了,保險公司給土地入股的農民以一定的補償,以減少他們的損失。

  厲以寧認為,中國與美國的國情不同,把農村人口的比例降到像美國那樣的4%-5%,是不現實的。但可能降到25%-30%,也就是説,城鎮人口要佔70%-75%,但這一過程至少需要20年。

  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止2009年,中國城鎮人口的比重為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