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際金融報:美連拋45策再壓中國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9日 17: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SUCC)發佈了一份洋洋灑灑長達300頁的2010年度報告,向美國國會彙報中美經濟、安全領域的最新進展和趨勢,指出一些所謂“令人擔憂”的現象,並提出45項政策建議。老調重談再次讓世人見識到了美國的“自私”本性。

  再提中國操縱匯率

  SUCC委員會主席斯萊恩(Dan Slane)介紹道,USCC在2000年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受美國國會委託而成立,旨在“監控、調查和向國會彙報關於雙邊貿易和經濟關係的進展對美國利益可能産生的影響”。此後,USCC每年都會向美國國債遞交一份調查報告。

  今年,USCC依舊用了大量篇幅來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報告指出,自加入WTO以來,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累計為1.76萬億美元;更值得警醒的是,今年前8個月,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17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對華逆差繼續佔到總逆差的四成以上。USCC指出,人民幣低估20%至40%是造成中美持久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美貿易不平衡及人民幣匯率低估對美國就業帶來了損害。

  “美國總是以自己的逆差國身份為籌碼到處擺出‘受了委屈’的姿態,並且他們認為,改變這一現狀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逼迫他國貨幣升值進而調整其進口商品的價格。然而,美國卻始終看不到前車之鑒,日本當初就是在美國的壓力下進行匯率調整,然而日美的鉅額貿易順差依舊沒有任何改善。”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關鍵不在於産品價格的高低,更為有效的方式是,中國直接增加對美進口從而收窄貿易順差額。”孫立堅指出,事實上中國有意向到美進行採購、增加進口,美國應該反思如何為此創造更好的環境。

  其實,美國的矛盾思維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既希望中美之間達到貿易平衡,又希望中國不要減持美國國債,甚至是繼續大規模地借錢給美國政府。USCC主攻軍事安全問題的副主席巴塞洛繆在發佈會上的那句“我們主要擔心的是中國報復性拋售國債”,幾乎令人哭笑不得。顯然,對於“報復性”的定義,又將是“美國標準”。

  “美國應該正視,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在相當程度上是由兩國居民之間貧富差異及消費能力差異而自然形成的。”孫立堅指出,“美國不能期望以中國居民當前的收入水平來做到如美國居民一樣的消費水平。美國要正視中國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並順應歷史發展規律。一味地逼迫如同拔苗助長,後果則是雙輸。”

  指責中國對外資不公

  發佈會上,SUCC另一引人關注的説法是,中國正“打著本土創新的旗號,採取有利於內資企業的高度歧視性政策”,在各級政府採購中為外資企業設置障礙,免除本國國有企業對WTO政府採購協議中的義務。

  報告指出,在新能源領域,中國通過直接和間接支持國企和本土企業,包括低價土地轉讓、人為低利率等手段降低成本,使中國新能源製造業迅速成為出口的領軍行業。“中國要維持8%的GDP年增長率,意味著自身環境保護的目標不可能真正實現。諷刺的是,中國大規模出口新能源産品的同時,環境卻在惡化。”

  SUCC譏笑中國以犧牲環境而獲得GDP高速增長的言論,不得不讓人想到,一個成年人譏笑小孩子蹣跚學步時的舉動,而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幼稚的姿態。

  “美國指責中國對外資不公平毫無道理。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尚處於非正常狀態,每個國家都以刺激本國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不可能犧牲本國企業的利益而去救他國企業。”孫立堅指出,“各國政府都在試圖救助本國企業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只是各自採取的方式不同而已。美聯儲為了向企業提供資金促進經濟增長,不顧其他國家利益一意孤行地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為全球製造了麻煩,導致其他國家通脹高企、財富縮水。這不也是只從自身利益出發的舉動嗎?”

  SUCC提倡,中國應放鬆資本管制,允許中國居民和企業自由購匯,向人民幣升值和市場化方向努力。對此,孫立堅反問,在要求中國之前,作為最大的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是否應該負起保持自身穩定的責任,而不是因美聯儲寬鬆再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大幅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