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國美之爭:中國企業治理的啟示價值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9日 07: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2010年9月28日 國美電器特別股東大會在港召開 這是9月28日拍攝的國美特別股東大會直播電視畫面。當日,被視為國美大股東與董事會間“關鍵一戰”的國美特別股東大會在香港舉行。股東們將在大會上投票決定董事會主席陳曉去留等議題,預計投票結果最快將在當晚公佈。新華社記者 黃本強 攝

  近兩個月來,吸引了無數人眼球的國美控制權之爭終於在昨日暫時落下帷幕。昨晚7時,備受關注的公司股東特別大會宣佈結果,大股東黃光裕提出的動議,除了取消董事會增發授權得以通過外,關於撤銷陳曉、孫一丁的董事職務,及委任鄒曉春和黃燕虹為執行董事的議案均未能通過。

  這樣的投票結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令人十分欣慰的是,大多數股東最終作出了一個相對折中與溫和的選擇:他們既不希望公司目前的經營管理及管理層人員出現重大變故,也不希望公司未來的股份結構發生劇烈調整。黃光裕看起來是輸了一陣,但黃氏一方所言的“已經奪下了陳曉手裏的刀”也並非“精神勝利法”。因為增發授權被否決畢竟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黃方仍將牢牢佔據公司大股東的位置,這也為這位曾經的首富、中國民營企業界的一代“梟雄”留住了今後在上市公司內部東山再起的最後本錢。

  國美控制權之爭在我們這個轉型社會中的持續發酵,對於大到市場經濟、法治社會、契約精神小到資本市場、公司治理、股東權益、職業經理人委託責任、品牌建設等等,都具有難以估量的啟蒙價值。因為相關的各利益主體都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行事,政府監管部門也牢牢地守住了自己作為一個中立的裁判員的邊界,因而,這個事件是中國現代商業社會的一個經典案例。

  從近兩個月來黃光裕家族和以陳曉為代表的國美管理層各自的言行表現來看,黃氏家族身上似乎更多地體現了中國民間創業者的“無畏”傳統。他們一開始大打道德和民族品牌,試圖調動社會輿論。但從隨後的變化中看得出,他們的學習能力同樣是驚人的。而陳曉陣營的大多數應對手法,則更多地代表了一種順應國際上現代企業治理先進理念的大趨勢。海外投資分析機構及國際財經媒體為什麼幾乎一邊倒地奉勸股東投票支持現任董事會、反對大股東,這就是根源。在這類問題上,真正專業的分析者不會從泛道德化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關心的是誰更能帶領公司取得優秀的業績,回報投資人。

  陳曉曾經反復追問過一個異常到位的問題:既然黃光裕先生始終把他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放在首位,那麼國美為什麼還要上市呢?這個問題,放在大股東經常肆意圈錢、侵佔普通股民利益的國內市場上,尤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此外,相比已經帶領國美走出困境、取得不錯業績的經驗豐富的陳曉團隊,黃氏家族倉促推出的律師鄒曉春和黃光裕的胞妹黃燕虹顯然難以得到投資人的首肯。

  然而,我們這麼分析,決不是抹殺黃光裕作為國美創始人的價值。事實上,可能國美這個已經在境外上市的公眾公司的確更需要陳曉這樣精明能幹的現代職業經理人,而我們這個國家和社會,無疑也非常需要創業家!

  針對公司控制權之爭,黃光裕和陳曉都曾放過狠話——前者威脅“魚死網破”,後者則以“魚可能會死,但網不會破”反唇相譏。但從中國商業文明進步的立足點而論,我們不希望“網破”,更不希望“魚死”。值得慶倖的是,理性的投資人昨天已經作出了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