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專訪]農業部政法司司長張紅宇:關注農民增收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7日 1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聚焦三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聚焦三農]>>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中國網絡電視臺直播訪談,我是曹煊一。本期我們將邀請農業部領導,帶您解讀農民增收。為您介紹嘉賓農業部産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紅宇張司長,非常歡迎你。給我們網友打個招呼。

張紅宇: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2010年現在已經進入到下半年了,時間真的過得挺快的,張司長能不能先給我們講講,您對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的形勢怎麼看?

張紅宇:應該講上半年的農民收入延續了過去幾年增收的大好形勢,農民收入從2004年開始,到去年連續六年農民收入都在6%以上。今年上半年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農民收入已經達到了3078元,扣除物價增長了9.5%,比去年同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應該講這個收入形勢還是不錯的,這是一個大形勢。從農民收入整體情況,上半年總體收入,四個方面講,家庭收入、工資收入、轉移收入、財産收入。上半年農民收入特點全面開花,每一項收入增長都是非常好,特別是家庭收入、工資收入。家庭經濟收入增長8%,工資收入增長18%,都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

主持人:農民朋友家庭經濟收入主要指哪些方面?

張紅宇:家庭經濟收入很簡單,農民賣糧食的收入,農民賣豬的收入,從事種養業的收入。這是大收入。另外家庭收入裏麵包括農民二三産業收入,小商小販,小副業收入,這種收入包含在裏面。

主持人:農民收入增長過程當中,突出問題是什麼?有什麼樣突出表現?

張紅宇:當然農民收入增長,自己跟自己比,農民收入是非常不錯的,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2004年以來,農民收入每一年都增長6%以上,分別是6.8、6.2、7.4、9.5、8,去年在嚴峻經濟性是指下,收入達到8.5%。這是自己跟自己比,如果橫向相比,跟城市居民相比,農民收入問題比較突出。第一,表現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農民收入增長同時,差距是擴張的。

主持人:農民朋友的收入是一直在穩步地增長,但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得更快,所以説這個差距還是在拉大。

張紅宇:比如2009年數據,2009年農民收入達到5153,扣除物價增長8.5,這個數據非常錯。但是城裏居民17150,跟農民收入相比,減掉農民收入,城裏人可支配收入超過農民收入12022,這個差距比較大,我們改革開放,城鄉居民跟農民收入比1:2.5,縮小掉1:1.7。去年達到1:3.33,3.33個農民的收入差不多等一個城鄉居民收入。

主持人:為什麼出現這樣現象?

張紅宇: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從大環境來講,深刻背景來講,城鄉之間二元結構,城鄉二元結構,早期城鄉居民收入加大,主要産品交換不平等。農民賣糧食、農産品價格偏低,城市工業品價格偏高,這是早期的表現。最近如果從二元結構的角度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更主要體現在要素交換的不平等。比如農民的土地、農村的土地這一塊,被徵佔用以後,把農民手裏徵過來,幾萬、十幾萬一畝地徵過來,一旦變成建設用地,值幾十萬、上百萬,中間有巨大的利益優勢。這是二元結構的一個表現。這是大的背景。

    從農民收入的角度構成來看,其實還有很多的問題,第一個大問題,就是農業的勞動生産效率相對於工業、城市來講還是偏低的。比如説我們測算過,一個農民一年創造的增加值,大概是等於第二産業的增加值的1/8。

主持人:因為更多的還是農民朋友手工勞作、生産。

張紅宇:對,他經營面積非常有限,一個農村家庭經營土地7.3畝,僅僅半公頃土地,中國農民非常勤勞的,但是由於規模太小,他無法和包括美國、加拿大這樣大規模農場相比,甚至我剛才講到的,跟我們國內從事工業相比、從事第三産業相比,它的增加值相當於工業1/8,相當於第三産業1/4。從農民內部來講,農民家庭收入跟第三産業相比、工業相比偏低。

主持人:農業生産是不是應該向現代化發展。

張紅宇:當然了,從增加農民收入角度來講,決定了我們農業應該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現代農業為什麼對增加農民收入有直觀的效果。傳統農業是自耕自足,現代農村高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效率、資源配置效率。傳統農業階段,一個家庭種七畝地、五畝地,養活自己家庭自給就行了。現代農業,一方面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轉移到工業、服務業,獲得了相應的收入。內部有了條件,他們的規模就可以適度地擴張,規模一擴張,自然勞動生産效率就高,那麼再加上如果在現代農業條件下,他們對土地進行集約化,採取高投入,糧食穩定基礎上,從事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甚至發展養殖業,養雞、養牛、養豬,這是農業內部增長農民收入。

主持人:您説現代化農業,我們要發展到這一步,還需要走哪些路?

張紅宇:我感覺從發展趨勢來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我們去年人均GDP3.7,典型在全世界來看是落後,這個階段恰好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飛速發展時期,這個時期,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任務、目標不同,中國農業現代化任務還是非常艱巨,而且目標設置不應該三年試圖建成現代農業,我們沒有這個想法,我們逐步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推進現代農業。我想到2025年、203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現代也到那個時候應該大於這個高度。這是其一。其二我有一個觀點,中國現代農業,不管怎麼樣發展,永遠不可能達到美國現代農業土地規模。

主持人:國情不一樣。

張紅宇:跟美國相比,比勞動生産效率,美國一個家庭農場平均規模兩百公頃,三千畝地,中國平均半公頃,7到8畝地,中國現代農業達不到美國現代農業規模那麼大,但是中國農業能達到日本、韓國水平,完全沒有任何問題。換句話講,中國農民如果一個家庭,現在經營7到8畝,十年以後經營10到20畝地,完全有可能,那個時候來講,土地獲得的收益增加一倍、兩倍、更多,不考慮農民外出以後打工,僅僅靠農業內部,通過規模擴張、科技進步,農民收入也是可以增加的。

主持人: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難度可能更大一些,因為我們地大物博人多,所以這個需要一個過程?

張紅宇:我們地大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物博這個話是一個新考量,我們任何一個大資源,包括耕地,現在18.26億畝,全世界耕地規模不算少,但是考慮到中國13億人口,9.5億農民,單位是稀缺的,地大沒有問題,物博稱不上,博大精深的博改為厚薄的薄更弱一點。

主持人:現代農業是不是可以讓變成厚薄。

張紅宇:現代農業發展同時,我們大量轉移農村人口、農村勞動力,通過工業化、城鎮化,使現代集聚在農村的人口和勞動力大量轉移,轉移以後,現在9.5億農村人口,近5億農村勞動力,自然減少50%、30%,下一步我們現在有3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産,下一步兩億勞動力,一億勞動力,完全可以達到。這個過程是兩面的,一個是工業化、城鎮化要發展,另外現在自身也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