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讀報2010年4月13日

2010年04月13日 09:55  CCTV-第一時間 我要評論

進入[第一時間]>>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歡迎您第一時間聽我讀報。

    昨天是北京實施錯峰上下班的第一天。《新華社》就説,這次涉及的人群大約有81萬人之多。從北京市交管局指揮中心的數據來看,交通高峰時段全市道路交通總體運行平穩,整體交通狀況有所改善。早上七點到九點之間,北京城區主要道路流量環比降低了1.5%,車速環比上升了1%。7時至8時城區主要環路聯絡線速度提升6.3%,流量高峰出現時間推後30分鐘。總體上看早高峰依舊“兇猛”,晚高峰平緩過渡。

    其實,錯峰上下班早有先例可循。《新華社》就説,“錯時上下班”和“彈性工作制”是歐美發達國家大中城市普遍採取的做法,在德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些城市就實行了錯時上下班,有效地緩解了交通擁堵現象。而在國內,從2002年開始,哈爾濱、重慶、大連等10個城市就開始實行錯時上下班政策,從這些城市的執行效果上來看,高峰期人們的出行時間普遍減少了10分鐘以上,錯峰效果比較明顯。

    那麼北京首日錯時上下班為什麼沒有太明顯的效果呢?今天的《北京日報》説,家住天通苑的王先生,以前是8點半上班,現在改成九點上班了,但他還是按照往常時間出門,習慣了,總怕遲到。而且大部分外企、民營企業,和一些商業單位,上班時間都是9時。機關單位錯峰上班可能把兩撥高峰合在一起,變錯峰為湊峰。所以有市民建議,錯峰措施不如改推遲半小時為提早半小時。這樣一來既錯開了高峰,又方便家長接送孩子,因為學校上學時間並沒有變化。

    別説,市民的建議還真值得有關部門考慮。不過錯時上下班只是綜合措施中的一項,北京市今年還推出了差別化停車費等10個方面的政策,加大對交通擁堵的治理力度,希望能夠多管齊下,標本兼治。

    下面是讀報留聲機。

    簡約潑水節,吉祥不打折。

    這是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文章標題。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傣族、佤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而西南大旱讓今年的潑水節不同以往,為了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不少地方採用循環用水,節約潑水,把節日活動的重心轉移到歡聚、採花儀式、取水、祈福等活動上。潑水節,不在潑水多少,心意到吉祥照樣到!

    房價地産股價嚴重背離,樓市調控可能進一步升級。

    這是今天《中國證券報》的一篇文章標題。3月中旬以來,一線城市迎來房價的新一輪上漲,北京、上海等地七成以上項目開盤價格同比翻番,整體均價環比漲幅超過25%。同時,滬深股市地産板塊經歷短時反彈後又陷入調整,申萬地産指數在5個交易日內連續下跌,累計跌幅接近10%。業內人士表示,房價過快上漲,可能導致樓市調控進一步升級,地産股危險,只能回避了。

    不給投機購房者放貸,不如停止二套房貸。這是《證券日報》的一篇文章標題。《證券日報》説,銀監會一句“銀行有權不給投機投資購房者發放貸款”,打碎了炒房客利用銀行貸款獲得杠桿收益的美夢。不過還有一招更狠,與其讓銀行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去判斷貸款者是否為“炒房客”,不如果斷停止發放二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全力以赴保障購房者的首次置業需求。是劑猛藥,就不知道能不能治病。

    姚明有多高,股價就有多高。這是一個股民説的。《廣州日報》報道,由籃球明星姚明持股的合眾思壯亮相深圳中小板後首日就大漲147.3%。上週三這只股票成功的戴上了百元股的王冠。許多人買入僅僅是因為以為明星持股肯定有內幕消息,保賺不賠,因此對明星持股情有獨鍾。聽消息炒股説明我們的股市沒長大。

    開工人淘汰的機器,種農民撂荒的土地,錄高中落榜的學生。這是民盟雲南省委一份調研報告對雲南農村中職教育的描述。《中國青年報》報道,雲南全省有50多所農村中職學校沒有通過合格學校評估驗收,基礎設施差,校舍不足陳舊老化。農村中職學校教育資源貧血,根子是農村教育營養不夠。

    前天老虎昨天羊,猜猜今天誰上崗

    這是《河南商報》的文章標題。説的是20年前,鄭州動物園的50畝土地被政府劃撥給了河南省體育局,至今沒有歸還。最近,動物園聽説本來屬於自己的地還要用來進行商業開發,不幹了,於是帶上獅子老虎來討債。讓動物們輪番在體育局的門前站崗。到現在這些獅子老虎已經堅持兩天了,而兩個部門之間的爭地戰還沒有打完,還讓這些堅守崗位的動物們快歇歇吧。

    歡迎回來咱們繼續讀報。

    上週六,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請受理初審合格家庭的公示期正式結束。《廣州日報》説,在為期15天的公示過程中,大夥發現了不少奇怪的現象,你比如,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扎堆出現、不少申請者甚至已經擁有了一套每平米售價超過5萬的豪宅。還好,公示就是要接受群眾舉報和輿論監督的,在這些怪現象被大夥慧眼識出來之後,部分申請人已經自動退出了申請。當然這還只是初審,深圳市住建部還會在終審階段對申請人的財産、房産進行實質性的審核,預計會在六月份進行第二次公示。

    今天的《新華每日電訊》有篇評論説《住房保障無法可依,“竊”保障房才無法無天》。民眾都能看出來的破綻,想必審查的人也能看出來。設立審核程序就是為了防止瞞報和謊報,如果一味只能依靠申請人的誠信,那這樣的審核便如同虛設。現在各地的怪象可以看出,住房保障還是無法可依以及違法成本太低,無怪乎造假者“前赴後繼”啊!

    記得我們曾經給大夥説過武漢通過一個經適房的復查新政揪出了30名“李鬼”。看來,審查一次真的是不夠啊!一方面是審查,一方面是抬高能申請的門檻。這不,《新民晚報》説,浙江嘉興市建委及嘉興市各相關政府部門制定出了一個新的經適房管理實施細則:凡是家庭成員中擁有汽車的嘉興市民,將無權申請今年的經適房。當中還特別指出,即使是今年1月1日後把車過戶掉的,仍視為有車。這個新政出來後,叫好聲一片,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反對,因為有車的不一定就收入高啊,或許那輛車就是賺錢養家的工具呢?這樣的門檻會不會把條件內的人選也擋掉了呢?

    要我説,現在保障性住房本來就比較稀缺,咱先保障了真正沒房沒車,實在很困難的家庭再説,特殊情況可以特殊説明,至少,這個門檻能保證更多低收入家庭,也能在最開始就避免了深圳乃至武漢會出現的“李鬼”尷尬!
再來説一個比較熱鬧的事。

    精彩每天秀 一起看天下,一會兒回來。

    《新華社》報道前天,波蘭總統卡欽斯基的遺體運抵華沙。眾多波蘭民眾繼續來到總統府外悼念遇難的總統。

    波蘭首都華沙總統府前的廣場上,民眾擺滿蠟燭。卡欽斯基的獨生女瑪塔痛失雙親很傷心,卡欽斯基的孿生兄長則跪地親吻靈柩,跟胞弟道別。
 
《新華社》報道,昨天,上海世博會各省市區館布展進入尾聲,將如期參加4月20日開始的園區試運行。這是西藏館。

    “戴”著苗族銀飾的貴州館靜候來賓,苗族銀飾據説已有四百多年,很多反映了苗族長期的遷徙歷程。這樣的場館更像一張製作精美的旅遊名片。

    安徽館的外墻展現了徽派建築的神韻,馬頭墻、小青瓦,“小橋、流水、人家”説的大概就是這個吧。

    而江西館處處體現“千年瓷都”風貌。五尺熱焰,千年瓷都。瓷器是這座城市的靈魂,透過江西館,人們仿佛能看到那凝固了的土與火的舞蹈……
 
《中新社》説,最近,江南漁民的傳統節日“網船會”在浙江嘉興市王江涇鎮舉行。網船會又叫水上廟會,來趕會的船,大部分都是絲網船,所以得名。

    “江南網船會”是江蘇、浙江、上海漁民的民俗祭祀活動,百餘年來,當地百姓通過廟會的方式,祈求風調雨順、出入平安。

    當天,60多個民俗社團、近2000漁民來到現場載歌載舞,為四里八鄉數萬名鄉親們帶來一場“水上狂歡節”。

    《新華社》報道,前天,這樣一輛嚴重超載的三輪摩托車行駛在廣東汕頭市的安澄公路上,車上滿載的廢舊物品高達數米。誰不在意自己的安全,不管你拉多重貨物,公路都一樣收費,才是超載的根源。

    江蘇淮安的觀眾葉首衛説,在他家鄉有一條公路旁綿延幾公里的水杉樹上都築滿了鳥巢。

    鳥兒或在巢邊棲息、或飛翔覓食,成了這一線獨特的風景。不過,以前可不是這樣!

    這幾年,隨著大家對環保的重視,這裡更綠了,環境也更美了,這也給鳥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更多的鳥兒也選擇在這裡安居樂業了!

    北京的觀眾唐亞丹説,最近,小區裏幾個家庭組織了一次攝影寶貝采風活動,地點是北京植物園。瞧,小傢伙們拿著照相機有模有樣的,認真的態度也絕不亞於真正的攝影師!

    雖然他們的年紀都很小,但發現美的眼睛不分年齡,只要用心去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美麗的風景呢!

    “愛生活 拍生活”徵集觀眾照片

    “愛生活 拍生活”,今天的幸運觀眾是北京的唐亞丹和江蘇的葉首衛,我們將分別贈閱給他們一個季度的《中國國家地理》和《大眾攝影》,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也謝謝合作報刊的支持。

    來看其他方面的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説,身為作家的薩曼莎前陣子開始研究女性對購物的癖好能不能克制。以前偏愛購物的薩曼莎決定自己來驗證,約法三章:除食物、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外一概不買;挑戰來了,她穿過大街,覺得商店櫥窗都像花枝招展的貴婦,紅色的打折廣告充滿誘惑。這讓薩曼莎認識到,自己熱衷購物其實只是認同一種物質上的獎勵或是精神上的安慰。於是想購物時她就上博物館或畫廊;送給朋友的禮物親手製作、日常食用的蔬菜自己種植。雖然薩曼莎説自己並不是為省錢,是為了環保。不過她一年下來共節省5000英鎊,最新調查顯示,英國女性一生用於購物的時間累計近3年。衝動購物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的魔鬼。

    你有沒有想過挂在家中的油畫可能是出自一群農民之手?《新華社》報道,福建古田雙坑村的老黃至今還慶倖自己十年前上深圳打工的選擇。當時,老黃和一些村裏的年輕人恰好遇上了外國商品油畫進入深圳。打工沒怎樣,老黃倒迷上了油畫。學成返鄉後,他拉起了油畫工作室,招募學生、接收國外訂單。畫作不少是反映雙坑村風土人情、自然風光。這些土掉渣的鄉土特色油畫居然在海外大受歡迎,漸漸的,村裏人都幹上了這行。村裏一年舉行好幾回畫展,村民聚在一起,評價一番。雙坑村如今已有村民畫師、畫工300多人,去年油畫出口創匯達到了1000多萬美元。腦袋富起來,錢包自然鼓起來。

    此正是:

    油畫村裏畫家多,

    農民照樣懂藝術。

    作品出口不掉價,

    頭腦靈活錢包鼓。

    閩東有個小山村,

    畫工畫師上百人。

    出口創匯達千萬,

    中國油畫出國門。

    山村畫家手藝讚,

    小小油畫把錢賺。

    出口創匯過千萬,

    農村土雞下金蛋。

    今天的讀報就是這些內容,願你早上有個好心情。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