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12月2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20:00檔每天播出兩集,次日晚間21:18央視財經頻道重播一集。
今晚紀錄片將播出第十一集《百花齊放春滿園》、第十二集《一個都不能少》。
第十一集《百花齊放春滿園》
本集聚焦文化領域的改革。以四十年來文化建設如何讓中國人不斷擁有更加豐富的精神世界為線索,以作家莫言、歌唱家李谷一的親身經歷、烏蘭牧騎和浙江麗水鄉村春晚、橫店影視基地發展等故事,講述從貧乏的文化産品到琳瑯滿目的文化享受,從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到文化産業崛起壯大,從百姓由文化享受者到文化參與者、創造者的轉變,從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中國正向全世界彰顯著自己的文化自信。
第十一集精彩片段搶先看↓在人們心上投下一縷陽光
歌曲《鄉戀》
1983年的第一屆春晚,《鄉戀》能不能上,曾引發巨大爭議。用纏綿的唱法抒發對故鄉的依戀,曾被認為是靡靡之音。
《鄉戀》解禁,大受歡迎。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春晚,大膽,創新,不僅塑造著大眾文化的審美趣味,更凝聚著億萬中國人奔向新生活的信心和共鳴。
電影《廬山戀》
大銀幕上的愛情,在人們心上投下一縷陽光。
電視劇《紅樓夢》《西遊記》《渴望》
國劇熱播,讓夜晚的中國萬人空巷,人們的精神世界日益豐富。
T臺秀、健美比賽,新事物讓塵封已久的心復蘇了。
人們用空白磁帶,翻錄著喜愛的旋律。
外國電視劇裏的蛤蟆鏡、喇叭褲迅速流行。
那個時候,在城市,最火爆的是舞廳。
那個時代,演出幾乎場場爆滿。
港臺音樂、影視劇紅遍大江南北,改變了一代中國人。
精神面貌為之一變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人們精神面貌為之一變的另一股春風也拂面而來。
1981年 五講四美三熱愛
1982年 全民文明禮貌月
1986年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首次被列入“五年計劃”
簡單的一句“謝謝”“您好”,在一點一滴中,讓久違的文明傳統和道德規範,重新回到人們身邊。
體育,也成為激勵中國前行的精神力量。
女排“五連冠”,“人生能有幾回搏”成為全體中國人改革奮進的座右銘。
許海峰的一槍,為中國贏得了第一枚奧運金牌,也讓“零的突破”成為激發改革動力的時代熱詞。
從1978年到1984年,中國運動員總共取得132個世界冠軍。每一枚獎牌,都為改革開放凝聚起更多的精神動能。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快速推進,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前所未有地迸發,普惠民生的文化事業,更深更廣地紮根在了這片大地上。
根植于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
40年圓夢,中國文化産業從零起步,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托起它的是人們越來越鼓的錢袋子,越來越有品質的生活。
這40年,中國人均教育文化娛樂年消費上升到2086元。
從過年吃一頓,到現在帶全家去聽一場新年音樂會,看一場賀歲演出;從每個月看場電影,到現在上網付費就能看大片,人人都可以視頻直播,中國電視劇年産量約15000集,電影銀幕近55000塊。
電子閱讀、動漫遊戲、文博展覽、創意集市,今天,中國文化市場蓬勃發展,文化及相關産業增加值近3.5萬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4.2%,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有力支撐。
讓中國文化,煥發出自信的時代之光,2018年,一個個創新節目,突破以往選秀、真人秀的包圍,火爆熒屏。
《信中國》 一封封家書,讓人們與革命者偉大的靈魂相遇;
《經典咏流傳》 一首首詩詞,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朗讀者》 一篇篇經典,誦讀著這個國家前行的動力;
《國家寶藏》 一件件瑰寶,照亮了中華文化不朽的歷史;
《魅力中國城》 一座座城市,在時代穿梭中,展現著中國新魅力。
《中國詩詞大會》 一首首詩歌,唱響了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渴望。
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發展之路,鑄就了根植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和自信。
這是中華民族的興國之魂,更是中華文明為人類社會貢獻的精神寶藏。
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中國。
40年間,綿延有續的精神力量,支撐著每一代中國人成長。
回望40年,每一次中華文明的精彩亮相,都讓世界進一步看到了這個東方大國的風采。
回望40年,中國人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