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傷筋動骨靜養一百天?錯!六天就要動起來

健康 來源:廣州日報 2019年08月21日 10:1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孫健、遊華玲)俗話説“傷筋動骨一百天”,老觀念總覺得骨頭動了手術起碼要臥床靜養兩三個月,可是如果等到下地了才發現骨是接好了,關節卻硬了,路都沒法走,搞不好還要“回廠翻修”二次手術,那可就晚了。“其實,康復鍛鍊的知識從術前就應該了解,手術後6天左右的圍手術期,康復治療就該介入了,儘快‘動’起來,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並發癥的發生,恢復肢體的功能。骨科手術不是簡單地幫你接好骨,恢復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在8月10日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全國聯盟啟動儀式上,南醫三院康復科主任劉剛介紹説。

  據悉,臨床上有30%的骨科傷患在術後會出現深靜脈血栓、關節僵硬、肌肉腫痛等各種不同程度的並發癥,影響功能康復,其中又有20%可能因為得不到科學的康復治療而需要二次手術“翻修”。科學的術後康復鍛鍊治療十分重要。

  小夥傷了膝蓋動手術 三個月後竟要“翻修”

  18歲的小胡4月末因踢球導致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在南醫三院做了韌帶重建手術,手術很成功,術後第二天康復醫生就開始指導小胡進行康復鍛鍊,由於小胡馬上要參加高考,術後第三天就出院回家了。出院時,醫生和康復師都叮囑他一定要按醫囑做康復訓練,不要偷懶,不然會影響術後關節康復,並要求小胡術後一個月回醫院復查。可是,回家後小胡忙著復習功課沒按醫囑做康復鍛鍊,一個月後也沒回醫院復查,直到高考結束後因為關節僵硬、行走困難才去找醫生,最終只能再次手術進行關節松解,才解決了問題。

  劉剛説,該院每年會接診近百名因術後康復不佳而需要二次手術的患者,這跟國內骨科普遍存在著重手術輕康復、手術與康復嚴重脫節、骨科患者住院期間無康復專業人員等有很大關係。“以往骨科手術關注更多的是準確的復位、修復,但很多患者術後會出現深靜脈血栓,關節僵硬、腫痛,肌肉萎縮,本地感覺缺失等並發癥,影響功能等恢復。現在我們更關注的就是如何最大程度減少功能障礙和並發癥的發生,讓患者儘快恢復功能,減少住院時間。這就是康復早期介入的目的和作用。”劉剛説,“以往人們總是説傷筋動骨一百天,不靜養兩三個月恐怕‘長不好’,實際上,如果骨折一百天后下地發現走不了路再來治療已經遲了。我們主張術後6小時就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借助各種手段讓患者主動或被動地‘動’起來,進行康復鍛鍊。”

  國內首個“骨科圍手術期康復體系”發佈

  8月10日,南醫三院&&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全國聯盟”啟動,全國78家醫院400余名骨科康復醫生加入聯盟,共同搭建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平臺,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理論及實踐體系,形成統一的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

  據了解,此前我國沒有統一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標準,術後康復的進行要麼參考國外的方式,要麼由各骨科醫生依照經驗進行,各個醫院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技術都不同,如何合理地組合各種治療手段,科學地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指導患者有效康復?這迫切需要一套規範科學的評估和治療體系。

  2018年南醫三院康復醫學科發佈國內首個自主産權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體系”,完成了102種骨科常見病圍手術期康復的臨床路徑。該體系發佈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名骨科、康復科醫生反饋希望將這個體系的內容普及,讓醫生們在骨科圍手術期康復時有據可依,造福更多的骨病患者,全國聯盟便由此而起。

  劉剛説,搭建了這樣一個信息發佈和交流的平臺,希望將骨科圍手術期的康復技術推廣普及,不斷完善體系,逐漸形成中國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標準。聯盟成立後,不但要進行學科建設規劃調整方面的工作,還要進行技術推廣,探索與高校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比如從本科教育階段就開始培養康復治療人才,彌補康復醫生的缺口。此外,也希望在産學研結合方面,從臨床的角度為産學研項目的研發提出貼近實際的需求。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傷筋動骨 | 臨床路徑
我要糾錯編輯:魏利潔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