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走路容易腳痛 自查一下足弓

健康 來源:廣州日報 2018年12月13日 08:5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小楊是一名徒步愛好者,他非常熱衷戶外活動,但是每次興高采烈地參加徒步或遠行後,便要忍受來自腳底明顯的疼痛感與無力感,而平時打籃球也沒有小夥伴們跳得高。小楊后來到南醫三院足踝外科就診,最終診斷為扁平足。南醫三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參軍介紹説,臨床上這樣的病例還真不少。建議大家平時有類似困擾可以自己檢查一下自己的足弓是否異常。青少年如果發現扁平足,建議儘早干預。

  什麼是扁平足?

  曾參軍介紹,扁平足通常稱為脛後肌腱功能不全,又稱平足症,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平板足、平足、扁平外翻足,泛指各種原因造成的足弓塌陷低平甚至消失,患足跟外翻、足外展無彈性,在行走和站立時容易出現足部疲乏和疼痛症狀。

  可能很多人對足弓沒有概念,足弓是由足部的跗骨、跖骨拱形砌合而成的凸形向上的弓形結構,足底的韌帶、肌腱等具有彈性和收縮力的組織構成類似弓弦結構。

  足弓可以保證直立時足底支撐穩固性,行走時將身體重力下傳至跟骨和跖骨小頭,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足弓拱形、韌帶的彈性,以及足底肌肉的收縮是維持足弓以及足部彈跳的能動條件。跳躍和高處落地時對地面反彈力有緩衝作用。足弓的功能如果被破壞,人體直立、行走、彈掉等動作就會受到影響。

  穿鞋不當也可誘發足弓塌陷

  曾參軍説,任何骨、韌帶、肌肉生理狀態異常都可能導致足弓塌陷或消失,其發生原因包括生理性和先天性結構異常、創傷、足部骨病(如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結核、脊髓灰質炎後遺症、腦癱),以及後天不良習慣因素如足部長期負重、體重增加、長期臥床所致韌帶鬆弛和肌肉萎縮、穿鞋不當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足部內側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後發生疼痛症狀而且越來越重,有時候不一定是扁平足,也可能是有足底筋膜炎、拇外翻等足部疾病。

  除了去醫院檢查外,大家平時也可以通過兩個簡單的方法初步進行自我篩查:

  方法一:站立直視法

  站立時從足的內側方觀察足部是否具有弓形。一定要是站立位時觀察足弓,因為非站立位不負重,姿勢型扁平足往往也會呈現出足弓的弧度,讓人誤以為足弓正常。

  方法二:足印檢查法

  在深色地板或不吸水的地面,用足底沾水或白粉印記,觀察足底印記的形狀。

  學步期這樣預防扁平足

  在學步前期,曾參軍建議孩子赤腳行走;在學步初期,則建議穿著硬底鞋以保護足弓,預防扁平足的發生。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應該穿軟一點的鞋子才舒服,這其實不利於學步期孩子足部的發育。

  平時也可以有意識練習用足底外緣著地行走,避免足部長期處於一種姿勢,防止足部疲勞,適當的跑跳動作有助於鍛鍊足部肌肉,減輕韌帶負擔。

  需要提醒的是,少年兒童不宜穿有跟的鞋,特別是女孩要避免模倣大人穿高跟鞋。

  進行功能鍛鍊可改善扁平足

  曾參軍介紹,所有的扁平足都可進行功能鍛鍊,如用足尖寫字、足趾夾毛巾、提踵外旋運動等。姿勢性和大多數痙攣性平足症可以通過理療、按摩、加強足內外在肌鍛鍊以及穿矯形鞋或足弓墊來矯正或改善。

  至於那些經過上述鍛鍊仍然無法達到滿意效果的患者,建議儘早到醫院就診,確定治療方案,尤其是學齡初期(7~9歲)扁平足不能改善者,建議及早進行微創治療,若學齡初期的扁平足得不到糾正,成年後會慢慢發展成僵硬性扁平足,必須接受複雜的開放手術才能解決。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足弓 | 扁平足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