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愛睡覺的“天使寶寶” 竟是腦內長腫瘤

健康 來源:廣州日報 2018年11月19日 09: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張陽、劉文琴)3個月大的寶寶特別愛睡覺,十分安靜,家人還以為小嬰兒愛睡覺很正常,誰知到了5個月大時,寶寶還是每天睡很多,頭顱還比同齡寶寶明顯要大了不少。一檢查竟查出了直徑超過6厘米的腦部腫瘤,隨時威脅寶寶的生命。幸而最後順利實施手術切除了腫瘤,孩子重獲健康。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鄧躍飛教授介紹,頭顱MRI檢查發現,患兒小腦腦幹的背側位置有一個直徑超過6厘米的惡性腫瘤,腫瘤佔據了後顱窩一大半的空間,更為嚴重的是腫瘤已經從小腦腦幹往椎管方向生長,明顯壓迫了呼吸及心跳中樞所在的延髓,患兒隨時可能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等致命性病情變化。

  針對該病例,醫院啟動了多學科團隊專家會診,包括神經外科、麻醉科、放射科、兒科、腫瘤科等在內的多位專家積極參與分析討論,最後一致認為患兒應首先接受手術治療,術後輔助化療等治療。儘管手術方案已初步確定,但手術風險極高、難度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考慮到孩子年幼,開顱手術風險極大,最終鄧躍飛教授團隊為患兒施行了“小腦、四腦室、延髓及枕大孔巨大腫瘤顯微切除術”。術後病理報告提示,切除的腫瘤確實是“髓母細胞瘤”。

  腫瘤的全切除是髓母細胞瘤治療的根本,術後早期輔助放化療是髓母細胞瘤患者必不可少的措施。為了防止腫瘤復發及轉移播散,兒童腫瘤專科黎陽教授團隊詳細分析了患兒的病情。考慮到3歲以下患兒放療可引起放射性損傷,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黎陽建議術後先輔助化療,並制定了合理的化療方案。目前患兒已完成4個療程的術後化療,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復查MRI未見到腫瘤復發及轉移播散,基本恢復了正常的狀態。

  鄧躍飛介紹,腦腫瘤是兒童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一,部分腫瘤患兒通過手術治療可以治愈,部分則預後不佳。但是,在患者術後的神經系統功能恢復方面,一般來説兒童比成人恢復得更快、更好。

  “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內腫瘤,來源於原始神經外胚層,惡性程度高、易轉移播散,發病高峰期在10歲以前,目前採取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全切腫瘤且輔助放化療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

  早期診斷並正確治療是髓母細胞瘤等腦腫瘤患兒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因此,如何識別腦腫瘤所導致的異常症狀及體徵顯得尤為重要。鄧躍飛説,腦腫瘤患兒最常見的症狀及體徵有:顱內高壓(頭痛、嘔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煩躁和易激惹)、癲癇、軀體共濟失調、步態不穩、強迫頭位、眼球震顫、視力下降、頭顱增大、生長緩慢等。“由於兒童在表達方面不能像成人那麼明確,如有患兒出現上述異常症狀,家長需引起重視,及早去醫院檢查,不能掉以輕心,以免錯過早期診斷及最佳治療時機。”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患兒 | 術後病理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