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多類騙局專找老年人下套

健康 來源:北京晨報 2018年10月19日 09:2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老年人防範意識相對薄弱,很容易被各種不實信息矇騙。一旦“中招”,不僅可能遭受經濟損失,還會蒙受心理打擊。又到一年重陽時,朝陽法院整理了以老年人為犯罪對象的傳統高發犯罪和新型犯罪,提醒老年人謹防落入犯罪分子陷阱。

  案例一 免費檢出重病 謊稱保健可治

  王某等人成立了具有保健食品經營資質的公司,人員均無醫療資質。通過舉辦健康講座、贈送禮品等方式,吸引多名老年人至經營地,再通過網購的體檢儀器免費體檢,參檢老年人均被確診患有“嚴重”疾病。

  正當老人驚慌之際,王某等人開始推介公司銷售的保健産品,並宣稱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為治病,很多老年人不惜高價購買。王某等人以此騙取多位老人共40余萬元。最終,該團夥因詐騙罪獲刑兩年不等並處罰金。

  法官提醒:朝陽法院法官楊妮表示,此類詐騙犯罪的套路一般為通過舉辦講座、贈送禮品獲取老年人好感,溝通中提前得知老年人病史,據此出具“體檢報告”贏得信任。隨後,再利用老年人急於求治心理,誇大保健品作用進行高價銷售。在此提醒,無論常規體檢還是生病治療,都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並切記保健品不等於藥品,不能治療疾病。

  案例二 冒充公務人員 多線合作詐騙

  張某夥同他人成立了專門實施電信詐騙犯罪的團夥。該團夥成員分工明確,被告人張某等人(一線話務員)通過網絡電話隨機呼叫用戶移動電話,冒充“中國郵政”通知用戶有郵件尚未領取,引誘用戶轉接人工服務。

  李某等人(二線話務員)則冒充相應公司客服接聽用戶電話,謊稱用戶名下有在外地辦理的銀行信用卡被用於非法用途,用戶信以為真將電話再次轉接至冒充外地公安民警的被告人陳某等人處(三線話務員),陳某等人謊稱用戶身份信息被他人盜用,涉嫌洗錢犯罪,並以清查資金名義誘騙用戶向陳某等人指定的“安全賬戶”轉賬。通過該方式,被告人張某等人共騙取多名被害人109萬餘元,在被害人中,老年人佔半數以上。

  法官提醒:楊妮表示,電信詐騙通常與個人信息洩露有關,犯罪分子掌握了被害人的身份信息,才能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因此,要特別提示老年人不要點擊手機短信或微信中的不明鏈結,不要輕信陌生來電,不要向任何陌生人轉賬匯款。

  案例三 “名人後代”設局 投資作餌

  王某自稱是“名人後代”,繼承了家族資産,可以投資被害人李某(64歲)經營的項目。後王某夥同他人與李某詳談了合作內容,初步達成口頭協議,答應向李某投資1500萬美元。王某與同夥到李某公司,拿著幾張紙樣東西在一個綠色塑料盆裏洗涮,紙樣東西變成四張美元,兩張100元面值,兩張50元面值。王某稱其隨身帶來的拉桿箱裏的綠色紙張都是美元,總計500萬元,但需要特製藥水才能把上面的防腐材料洗掉,剩下的美元要過幾天才能運到。後王某以需要購買藥水才能將投資的美元洗出為由,要求李某給付購買藥水的費用及住宿費等款項,詐騙李某人民幣共15萬餘元。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3年9個月,罰金4000元。

  法官提醒:楊妮表示,此類新型詐騙多針對經濟實力較強的老年人,虛構家族身份,以談項目為幌子,利用老年人辨識能力較低的特點騙取錢款。老年人有融資經營需要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合作方的身份信息,應與家人商量,甄別之後再做決定。

  此外,老年人也容易陷入投資理財類陷阱,此類犯罪的投資理財項目多集中於以下三類:投資礦山、水産品市場、生態園建設等實體項目;投資郵幣卡、郵票、紀念鈔等收藏品;聲稱以房産作抵押,向借款人發放借款賺取利差。(記者 顏斐)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相關閱讀 中招 | 騙局
我要糾錯編輯:鄒楊 責任編輯:張福偉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