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對話職業打假人官先生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4日 17:54 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日報2011年3月9日電 “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正在我市如火如荼推進。在“雙打”中,職業打假人是一支特殊的力量,他們經常向執法部門提供一些重要的線索,卻很少“拋頭露面”。昨天,經人介紹,記者專訪了北京某知識産權代理公司江浙地區職業打假人官先生。

他提供的線索讓金橋市場查獲200多只假名牌包

記者:你們公司在南京打假有幾次?

官先生:我主要負責江蘇、浙江一帶市場的打假,來南京打假有兩次。有一次在金橋市場查獲200多只假名牌包,就是我調查摸底後提供的線索。

記者:從你的經歷來看,南京市場上制假售假的多嗎?

官先生:相對比較少,這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嚴格監管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等有重要關係。我們還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從整體來看,越往南方,市場上假冒偽劣商品越多。

“制假窩點比售假窩點更難查”

記者:售假窩點查獲的比較多,制假窩點往往很難查獲。為什麼?

官先生:假冒偽劣商品有一條完整地下的産業鏈,他們非常狡猾,為了避免被發現,製造、運輸、儲存、銷售等一般都是相互分離的,而且是單線聯絡,線索很容易斷。我們調查發現的制假窩點也不多,而且這些窩點大多都在南方。此外,查處制假窩點非常麻煩,經常要跨地區,還需要工商、質監、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出動。

“大市場最容易出現假冒偽劣商品”

記者:你們一般靠什麼發現打假線索?

官先生:途徑很多。一是市場走訪。大市場之類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出現假冒偽劣商品;二是通過銷售數據判斷。比如某個名牌商品在某地區的銷量突然大幅下降,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假冒偽劣商品的衝擊;三是培養線人。

記者:你們怎麼判斷商品的真假?

官先生:我們都經過專業的培訓,尤其是代理的品牌。打假主要有兩大對象,一種是制假售假的;另一種,即使賣的是真貨,但未經廠家專賣授權,同樣是違法的。

贊成“食品犯罪最高可處死刑”

記者:為什麼有些公司委託你們打假,而不是自己組織打假隊伍?

官先生:主要還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我們可以一併代理多個名牌商標的打假,一個地區有一支隊伍就可以了。如果每個廠家在全國各地都建一支打假隊伍,成本太高了。

記者:你們的費用是怎麼算的?按打假的數量計算?還是按年?

官先生:這個是公司和公司之間的事情,我不太清楚。

記者:假冒偽劣食品的案子你們碰到的多嗎?

官先生:我們代理的主要是一些名牌箱包、名錶等,食品類的比較少。假名牌箱包什麼的,主要侵害的還是廠家和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假冒偽劣食品危害性更大,因為涉及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更需要嚴懲。幾天前,全國“兩會”上傳出消息,説刑法修正案增加了關於懲治食品犯罪的內容,規定最嚴厲的可處以死刑。我非常贊成和支持。

“打假既能謀生,也能為社會作貢獻”

記者:你做這一行幾年了?遇到過危險嗎?有什麼感受?

官先生:我做這一行才兩年多,前期調查都是以普通消費者身份進行,然後再向工商等執法部門舉報,配合他們查處,並不以真實身份直接或單獨面對制假售價者,所以尚未遇到什麼危險。打假現在是我的職業,既能夠謀生,也能夠為社會做一些貢獻,我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