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馮雪松15年尋找方大曾 沒有家國情懷成不了大記者

各界聲音重現 2016年04月12日 14:55 A-A+

  方大曾、馮雪松,一位是不顧個人安危,冒著槍林彈雨,在盧溝橋等地採訪拍攝“中國抗戰第一照”,成為“七七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的上海《大公報》記者;一位是不記個人得失、堅持深入採訪,15年如一日在全國各地採集資料還原歷史真相,挖掘方大曾事跡的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
 
  在全國新聞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之際,在全行業堅守忠誠牢記職責、為黨立言為民紀事的學習大潮之中,聊聊方大曾、馮雪松兩代新聞人的故事,意義尤為深遠。方大曾用生命追尋新聞理想,馮雪松用責任弘揚職業精神,這兩代新聞人用品格彰顯著時代使命,這份職業擔當,不正是黨和人民對新聞人的期許嗎?

  一張傳真結緣 一份職業擔當
 
  今年1月,馮雪松所著《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已完成第五次印刷,“紀念一下中國的卡帕,也懷念那個時代背景下錚錚鐵骨的真漢子及所有抗戰的好兒女!”“作為紀念‘盧溝橋事變’的一個紀實性書籍,代表一段歷史,值得閱讀和珍藏,向他們致敬!”在京東、噹噹等網絡購書平臺,《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看到了讀者對該書這樣的評價。
 
  “方大曾失蹤的時候只有25歲,而他在《中國攝影史》中,不僅沒有獨立的篇章,而且也沒有完整的生平,關於他的描述加起來不足100字。”交流中,馮雪松告訴記者,除了零散的文字外,有關方大曾的資料相當匱乏,連《大公報》都不知道這名記者的具體信息。如果現在再沒有人尋找,過不了多久,碎片化的信息就會慢慢被遺忘,這不但是我國新聞史的損失,更是新聞職業精神的損失。
 
  而談起與方大曾的“結緣”,馮雪松説這裡還有著幾分巧合,源於他偶然在辦公室的報紙堆裏發現了一份傳真,在那張差點被忽略的傳真紙上,第一次看到了方大曾的名字。而這份傳真也開啟了馮雪松與方大曾的不解之緣。
 
  馮雪松15年的深入基層紮實採訪,讓少得可憐的關於方大曾的資料最終拼湊出他短暫而影響深刻的人生畫卷。方大曾是個怎樣的人,採訪中,提起這個名字,馮雪松有説不完的話。1937年“七七事變”後,受上海《大公報》的派遣,以前線通訊記者的身份前往華北抗戰前線,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方大曾以“小方”為筆名連續發表了多篇前線報道,但不久後他即在前線永久失蹤。
 
  這位生於北平,家境殷實、生活富裕的小方,出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對新聞事業的追求,選擇了做戰地記者,他那種對新聞理想與職業精神的堅守深深銘刻在馮雪松心中。而發現方大曾可以説填補了中國人民抗戰歷史的空白,填補了我國新聞史的空白。以至於此前提到這個名字,連中國新聞史學界泰斗、中國新聞史學會創會會長方漢奇先生都不曾知曉。而《方大曾:消失與重現》把湮沒了80多年的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和攝影記者推到了歷史的前臺,讓他的名字開始為公眾所知曉,更為當代新聞工作者樹立了永遠的豐碑。
 
  方大曾作為現場報道“七七事變”的第一人,他有關盧溝橋事變和抗日軍事活動的一大批新聞照片,是對偉大的全面抗戰的忠實紀錄,體現了抗日軍民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在尋找方大曾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太多人的支持與幫助,他們的力量一直給予我動力。其中包括全國政協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的關心與推動,以及《中國名記者》叢書編委會的關注,方漢奇老先生等業界泰斗的肯定,尋訪過程中被方大曾事跡感動的越來越多好心人的鼓勵……”馮雪松在回憶15年的尋找之旅時感慨道。
 
  兩代新聞人 一份記者情
 
  “如果是個便宜可能很多人都會去撿,但沒有被人們關注到的東西並不一定沒有價值,而尋找方大曾的過程在起初卻被同行認為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馮雪松告訴記者,“最初的尋找完全是出於對人物的興趣和探求未知的慾望,隨著了解的深入,不知不覺變成了對於一種高尚精神的認同和追隨,不止是我,還有尋找過程中的許多人。方大曾愛國、奉獻、敬業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方大曾是關注民生的攝影記者,他的魅力在於懂得用鏡頭反映基層,他的作品不炫耀技巧,不追求離奇,曾被國內報刊及美國《時代》、英國《倫敦圖畫新聞》等刊載。而通過梳理總結其攝影報道不難發現,他關懷勞動人民疾苦,熱忱為工農兵寫照;揭露敵人侵略意圖,報道民眾處境危急;反映察綏形勢險惡,表現軍民奮起抗擊。
 
  “我們在他的照片和文字報道中,幾乎看不到他有關自身的描寫和對個人境遇的憂慮,完全沒有私我的概念。”馮雪松説道,通過對方大曾文章的研讀,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方大曾在採訪中釋放出的親和力。他善於溝通,尊重被採訪對象,樂於助人,也受人喜愛。“更讓我們感受到,作為一名記者,方大曾從來都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他記錄時代變遷,關注民眾命運。尋找方大曾本身其實也是對自己職業精神的反省,對自己心靈世界的凈化。”
 
  方大曾對新聞理想的堅守,他的職業精神和素養,為弘揚新聞正能量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而馮雪松尋找方大曾的實踐也讓我們看到他腳踏實地講好中國故事的決心。
 
  15年裏,為了尋找與方大曾有關的點點滴滴,馮雪松在基層一線行走了數千公里,訪問了百餘位戰爭親歷者、專家學者和新聞同行,而其中的一些經費是他自掏腰包的。馮雪松鍥而不捨的精神和紮實的工作作風,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新聞人的執著。而他的努力更告訴我們,講好故事就要紮根基層、感悟基層。為此,中國記協專門召開過馮雪松追蹤采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追憶方大曾,探討當代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在業界産生了較大反響。
 
  為了讓更多今日的新聞學子、明日的行業新軍繼承老一輩新聞人的職業堅守、弘揚新聞理想,去年9月,馮雪松還發起了“紀念抗戰記者方大曾”的校園行公益計劃,他想在“七七事變”80週年前夕,走入全國20所大學,以講座、展演、交流的形式,使方大曾活生生地回到現實,回到廣大新聞學子的心中。因為在他看來,這種精神、這份傳承對於新聞行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從尋找到追隨 選題無終點
 
  “由尋找到追隨,方大曾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保存國家歷史的價值,更是傳承民族精神的源泉。讓新聞人體會到,不用內心去感知,鏡頭是虛浮的;不用雙腳去丈量,文字是沒有溫度的。沒有家國情懷成不了大記者,沒有職業精神挖不到真新聞。”馮雪松説道。
 
  “越尋找就越覺得方大曾的價值不可低估,他的新聞理想、職業素養、專業精神和愛國精神,都值得今天的新聞從業者借鑒和學習。”馮雪松欣喜地説,去年10月,他受邀前往美國孔子學院講述方大曾的故事,他想讓美國人民知道他們有卡帕,我們有方大曾。
 
  方大曾的新聞生涯很短,但留給這份職業的回憶卻很長。其實,方大曾之於馮雪松,早已從最初的尋找不知不覺變成了對於一種高尚精神的認同和追隨,而這種追隨也理應成為全新聞行業從業者的共識。而為了讓這一共識不斷延續,馮雪松將捐贈《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的全部版稅設立方大曾基金,對優秀青年新聞工作者進行鼓勵,並傳承方大曾的精神。
 
  15年了,尋找的過程困難重重,但讓馮雪松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方大曾,尋找方大曾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在台灣、在香港、在澳門,方大曾已經有了很多讀者和知音,一位新聞前輩的事跡一時間成為連接海峽兩岸及港澳讀者的紐帶。”馮雪松説,拍攝紀錄片也好,寫書也罷,工作雖已完成,但責任沒有終點。採訪中,記者問馮雪松尋找方大曾的收穫和感悟時,他説:“離方大曾越近越能感到自己太多的不足。”
 
  “15年不長也不短,到目前為止,尋找方大曾是我職業生涯裏最長的一個選題。”結束採訪時,馮雪松表示,尋找方大曾依然在路上,而方大曾也將成為他永遠的選題。(李雪昆)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
860010-1121050200